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周口||我的诗意之旅

日期: 来源:周口日报收集编辑:周口日报

王猛仁

不止一次,夜深人静、万物开始从繁茂趋于萧瑟的时候,我的思绪像一只夜鸟,穿过大片泥淖之后,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回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往事。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多半是无法改变的真实。似乎很遥远,仿佛又在眼前。

1976年,我在邻村张坞岗上了一年民办高中,后因学校停办,便回乡务农了。当年的班主任是享誉教苑的薛宝坤老师。他仅有初中学历,却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有着高于常人的文学天赋,给予了我最初的艺术启蒙。之后我参军、退伍、工作、转干,并调入周口地区(现为市)文联工作至退休。

我的工作经历非常简单,履历上的文字也没有几行。所有的时光、所有的细节,均被隐入岁月深处,表面看似平淡无奇,内里却也耐人寻味。

在单位主要从事编辑、组织工作,也可以说是一次探寻心灵的梦幻之旅。从当编辑那天起,我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最基本的审视和定义。一路走来,始终秉持一颗朴素的心,不懈怠,虽崎岖,但有光芒而且灿烂。不敢说今生坚韧善良、刚正不阿,努力过、奋斗过、快乐过,灵魂至今能夜夜安眠,亦属无怨无悔了。

一位外国名人说过一句话:“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希望。”还有一位也说过:“奇迹就是在厄运中出现的。”此言不虚。世人都珍惜人生中的每个瞬间,都想做出一番成就,都想成为儿女的榜样,给自己的生命底色加釉。当然,要想拥有上帝赐予的成功秘籍,没有真正的天赋异禀,没有丰赡的才力才情,没有足够的努力方向是不可以的,更不用臆想一蹴而就,或者发生奇迹。目之所及,皆是美好,为之付出,为其倾注,才会窥见心灵得以净化的阳光大道。

从1979年1月入伍那天起,我将书法作为生活中的必须,已经坚持了40多年。后来,也是因为书法调入文联从事专业工作。手握两支笔,一支镂月裁云,翰墨飞扬,一支直抒胸臆,不落窠臼。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诗歌写作还是书法创作,都发生着质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觉得,如果诗书兼修,心手两畅,是不是更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即便遇到再多的困惑,一如既往想通过诗与书的结合,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深化人们了解艺术、追求艺术的热诚渴望。印象中我的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是1989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同时出版的,一本《重温旧梦》,一本《寄你一片温柔》,当时我30岁。时至今日,这两本书仍被青年读者和中小学生所喜爱。尽管我的写作离真正诗歌的境界还有遥远的距离,思想深度、语言坚实度还显得稚嫩和浅薄,但依然乐于坚守心灵的这方绿荫。以纯粹、宁静的纯自然手法,力争每一首、每一节、每一句,都源自生活,有情感的沉淀。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尝试写一些脱离这一形态的——譬如诗化的歌词、诗配画中的诵读类作品。有了网络媒体,诗歌传播的手段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既丰富多样,又被广泛阅读、学习、评鉴,从而跃入一个新的层面。

那些与艺术相恋的岁月,我并没有把诗歌当作我的奋斗目标,而是将书法当作我学习中的主要探索对象。除了写诗和写字,我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诗坛上,我欣赏敬畏的诗人不少,包括书法界我认可又景仰的大家也是数不胜数,如沈鹏、欧阳中石、李铎和王学仲诸前辈。生活中,我最关心的就是艺术本身。我仰视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他们经过长期的磨炼,作品越来越出色,成就不少艺术巅峰之作,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所谓艺术天赋吧。天赋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神秘性,如果将这个词拆开,也可以理解为上天的赋予。当然,没有积极的进取、体悟、阅读、学习、积累和经验,是很难抵达一定的艺术高度的。

虽然不清楚我的艺术基因来自何方,但我知道我出身平凡,来自生活的底层,是农民的儿子。在艺术的烛照下,具备了近乎独立的艺术个性和写作天分,尤其在走过创作的几十年后,恍惚觉得,这种追求是必需的,它可以弥补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其他缺陷。当年,父亲当过兵,母亲心灵手巧,他们在我的心灵深处,奠定了精神的构成部分。我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我的诗文与书法,我是为追求作为超越了人们所想到的特殊意义上的“真”与“美”而存在的。每天的晨起鸟鸣和夕阳漫天,因为有墨香相伴,有诗意萦绕,而得到了莫大的慰藉和鼓励。至于用艺术的形式去表达什么,则是次要的。

截至目前创作的近2000首诗作中(散文诗占多半),我满意的是平原四部曲,即《平原书》《平原善辞》《平原歌者》《平原帖》。里面装着我一生丰满的故事,也是现阶段年龄成熟的标志。不敢充分肯定,也不自我满足。虽然不擅长鸿篇巨制,但更为重要的是对空泛乏力的语言不感兴趣。与其堆砌一大堆材料去填补,不如淋漓尽致地书写心中的块垒,慧心澄澈,高情满怀。在我看来,小说是口头故事,诗歌是瞬间艺术,书法是永恒之美。在信息社会里,不喜欢饶舌泛滥的喧嚣,喜欢那些与世俗抗衡、沉静又微妙的、经过洗练的一种力量,哪怕它过于自尊,但它是独立的、至高的。

在创作上,我个性明显,也喜新厌旧,喜欢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书法与诗歌,是我人生的两大追求。我的诗歌尽管形影相吊、量大质浅,好在已有几百首被译介到国外,也零零星星获了几次国外小奖。当然,这跟一个人的视界有直接的关联,相信好多优秀的诗人都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突破现代艺术的瓶颈,从而抵达光明的彼岸。

在尝试写作的时间里,我所思考和主要探索的是书法艺术如何立世树德的可能性。书法是艺术,也是综合艺术的融会贯通。它的一撇一捺、一点一画,都通过迅速的运笔和熟练的提按,写出一种犀利峭拔、活力飘动的个性。把诗嵌进书里,将书揉进诗中。一幅完整的诗书作品虽为信手拈来,却生动有趣,开张有度,百看不厌,别有洞天。迄今为止,我参加过不少有意义的艺术交流活动,游访过几十个国家,编辑了近百部书刊,感怀莫名。

书法与诗歌,是我晚年生活里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它左右着我的内心世界,也反映着我的学识和文化认知。把诗写好,草木万物,和谐并重,韵味无穷;把字写好,字里行间,纵横捭阖,自得其乐。如是,一切智慧的真实的艺术神灵一定会降临,将我难以割舍的诗书艺术,变得有趣有味,有形有色,为生命里的一些事、一段情,留下美的伏笔。(原载《周口日报》3月24日6版)

编辑 李哲


相关阅读

  • 《说理》:哲学家怎么讲道理

  • 上次群里的朋友发了《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封面,我才知道陈嘉映老师又出新书了,于是赶紧下单购买。书到之后,挑了感兴趣的章节读一读,果然是熟悉的味道,挺有收获的。陈嘉映老
  • 看过四大名著的人,可能都看过他的书法

  • 本 文 约 31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分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这段旋律在耳畔流淌,相信几代人的记忆瞬间会被填满,随感动而来的还有质朴中处处点缀匠心的帧帧画
  • 回老家继承家业是怎样一种体验?“厂二代”自述

  • 来源丨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丨马静题图丨摄图网“回家继承家业,别人以为我就是喝喝茶、聊聊天,实际在流水线上干到痴癫”……最近,很多厂二代在社交媒体分享接手工厂后的日常。
  • 身上突然长红斑,是皮肤过敏吗?

  • 正值换季,很多人身上或者脸上的皮肤上会莫名其妙突然出现红斑。虽然是皮肤上的小毛病,但是不仅影响美观,还让人感到不适,有些发痒,有些发肿,有些会疼痛。这到底是是皮肤过敏了,还是
  • 为什么会发脾气的人,反而更受欢迎?

  • 来访者秋秋|作者Lilith|编辑Pexels|图源“你觉得你喜欢自己吗?”七年前,我第一次走进心理咨询室,从好奇,忐忑,到最后嚎啕大哭。咨询师沉默片刻后,缓缓抬头对我说了这一句话。如果你受
  • 她用 2 年时间,收入翻了 10 倍

  • 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阿七,一个从职场走向创业的女生,通过主动学习、积极尝试和拥抱变化,实现了个人能力和财富的高速增长。那么,她又是以怎样的路径做到的呢?文章很长,但建议耐心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文化周口||我的诗意之旅

  • 王猛仁不止一次,夜深人静、万物开始从繁茂趋于萧瑟的时候,我的思绪像一只夜鸟,穿过大片泥淖之后,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回忆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往事。在现实生活中,那些长留在我们脑
  • 打下第一桩!地铁5号线重磅进展!

  •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3月23日上午,石家庄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光华路站内,钻机轰鸣,随着钻头深入地下,这里第一根桩基正式开钻,这也是石家庄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打下的第一根桩基,继
  • 美国加息25BP落地,GPT概念再领涨

  • 3月23日A股低开高走,沪指录得三连升,上证指数涨0.64%报3286.65点,收复20日均线;深证成指涨0.94%报11605.29点,创业板指涨0.83%报2361.41点。量能方面,市场交投情绪高涨,两市成交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