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高考经验谈 | 北京大学翁千喻:我的北大印象

日期: 来源:高招在线收集编辑:高招在线

 学生姓名:翁千喻

毕业中学:海南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我的北大印象

多元共生,博大包容

第一次正式走进北大校园是在19年暑假的国际关系学院暑期学堂,短短三天时间,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何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最难忘的是,袁明教授站在讲台上深情地朗诵英文诗歌,她嘴角挂着的淡然的微笑以及浑身充盈着的优雅的气质让全场静默无声,直到余音暂落之时才爆发出海浪般的掌声和欢呼。立足中国、胸怀天下,历史藏于胸中,未来映入眼底,袁明教授的博大胸怀和包容心态让所有听者为之动容。她在讲座最后的教导让我至今难忘:“今天的我们,要学会与多元的世界共生共存。”“共享,交流,共情。”

尊重多元,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北大显著的精神特质。国关的暑校让我明白:在多元的世界中找到“自己”,是一个国家构建身份认同的必由之路。同样地,尊重多元的校园文化、兼容并包的思想,也撑起了北大的“大学之大”。

从北大校园离开的那天,又有一个北大人深深地震撼了我。那是一个普通的校警,坐在国关楼的门口值班。一到闲暇时间,他总是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他的桌子上,有时是一本簪花小楷的字帖,有时是圈圈画画的课本,有时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我对他十分好奇,临走时便闲聊了两句。他的话不多,只抬起头来对我笑笑。可那笑容是那么的干净、纯粹、幸福,正如那天射进国关楼里的阳光一般温暖明亮。“他的灵魂一定是丰盈而满足的吧。”我心里这样想着。这个笑容在之后反复浮现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每当有人问起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我都会讲起这个故事,然后会心一笑。

在北大,不管是著作等身的教授,还是学海泛舟的学生,亦或是平凡辛勤的学校职工,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栖身之所、思想的驰骋之地、未来的坦荡之途。这大概就是这个园子的多元与包容吧!

青春澎湃,理想至上

数十天之后,我有幸作为北大综合营的营员,又一次踏进这个园子。像北大学生一样学、玩、吃、住,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北大的青春与活力。

初入燕园时,每天变着法儿去到各大食堂满足自己的味蕾;趣味运动会上,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却也笑得开怀、玩得开心;连续两天聆听大师讲座,从生物数学到语文哲学,仿佛在各大学科科研前沿走了一遭,只有赞叹连连;骑着共享单车和两三好友在校园里闲逛,打卡各大“网红”景观,一路洒下欢声笑语;结营晚会的精彩程度更是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几小时看下来,嗓子都因为欢呼而变哑了。辅导员告诉我们:“要好好记住这六天,回学校之后努力学习,明年这个时候就变成新生来北大报到啦。”其实,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青春年少的热烈与真诚,早已成为一生珍藏的回忆。

这六天中另一深刻的感受便是,北大真是一个让人不耻于谈理想的地方。来自哲学系的杨教授启发我们思考:“我们应该怎么活?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名师讲座之后打在大屏幕上的“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让人心潮澎湃;畅谈人生、理想,交流对学术和社会的看法,以至于忘记此时正在冷风拂过的凌晨四点半的操场上。“家国情怀”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一种深沉的信念;“理想主义”亦不是一个贬损的名词,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时起,我便坚定:非北大不可!譬如北辰,梦想航标

在与北大结缘的暑假之后,我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中。

高三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我所就读的海南中学是一所非常人性化的学校,高考备考氛围可谓“张弛有度”。和蔼可亲的老师总能给我带来很多的支持和鼓励,喜欢插科打诨的同学常常让教室充满欢声笑语,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小确幸”。虽然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都喜忧参半,年级排名永远在波动,好像每一次都有没掌握的知识、没做好的题目,但每天规律生活的充实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好友相伴而行的安全感和为梦想而努力的满足感让我的高三生活不失乐趣。每天看看贴在桌面上的在北大综合营的合照,我就充满了动力!

高考最终姗姗来迟。在考语文时,因为紧张,我犯了从小到大各种考试中从没犯过的、我觉得不可以原谅的低级错误。那天中午,我几乎没吃下饭,也没睡着觉。下午考数学时,我的大脑很长时间处于一种几乎空白的状态。第二天上午,班主任跟我聊了很久的天,她告诉我,我最需要学会的是“与自己和解”,不能用现在的自己去要求考场上的自己。尽力调整好心态,我努力但有些煎熬地考完了剩下的考试。

高考结束了。

褪去光环 开启新篇

当我知道自己可以考上北大中文系后,除了一点侥幸外,内心其实十分平静。

之前对北大有了太多的印象、太多的幻想,可当此刻真正能够接近它时,反倒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幸运一点的普通人罢了。

在很多人眼里,考上北大的人是成功的,有了“北大”光环加持的人生是灿烂的。事实上,我坚持认为,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它跟小朋友花了三天终于把积木搭好、跟中学生苦思冥想做出来一道数学题,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经过努力,终于达成自己的目标,只是目标的性质和形式不同罢了。目标没有大小高低,只有是否符合自己的内心,就像人生没有唯一的评价标准。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被歌颂,所有的结果都值得被尊重。无需赞美,无需欢庆,无需高捧,就是这样,而已。

北大教给我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尊重多元。我自认为大学和职场与高中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体系的多元——成绩不是唯一要素,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是一个完满的“人”。尊重多元意味着看到每个独立个体身上不同的价值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都应当得到理解,同时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收获更多而保持谦逊,了解更多而保持好奇,经历更多而保持探索——我觉得这是北大人的特质,也是我希望成为的样子。能够圆梦北大,也许是我前一个阶段学习的证明,证明我更会做题、更会背书。这不算成功,也没有多辉煌——我还有太多地方需要向别人学习来完善自己,前方还有太多未知的困难与挑战。所以,“往日做序,来日为章”。

所以我希望北大会成为我的骄傲、我的精神、我的信念,而不是我的标签、我的定义、我的资本。正如我的北大印象——现在我要抛弃所有过去的印象,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经历了……

相信看到这里的一定有很多学弟学妹,就像当时的我一样,既对北大充满着向往,又怀疑自己能不能实现梦想。我还想再跟你们说几句话!

三毛曾经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所以呀,你只要认真地经历这个过程就可以了!认真地期待那个结果,认真地付出努力,认真地为了每一点进步开心,认真地难过、悲伤和怀疑、哭泣。学习再累也不要忘了“努力加餐饭”,晚上可以早点睡觉才会更有精神,平时多跟同学聊聊天、说说话,不要把自己搞的太紧张,不想学习就暂时不要学了,学累了就看看综艺或者去操场跑跑步放松一下!你可以难过,但是不要太怀疑自己呀,成绩的波动真的只是暂时的,没有人可以做到把每一科都学到最好,也没有人能在考试中真正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都会做的不好,就算你眼里最优秀的人也有自己学习上的烦恼。即使我可能不认识你,但我知道你真的不差,你一定有很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我相信你,请你也要相信你自己!我祝愿你能实现梦想、考上北大,但你也不要为了这个目标而背负太重的心理压力!加油!

相关阅读

  • 高考经验谈 | 北京大学曹传溥:梦归燕园

  • 学生姓名:曹传溥毕业中学:北京一零一中学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我和北大、和光华的邂逅,有机遇,有波澜,也有金灿灿的美好。说起来我可能比很多其他同学有更优的条件接触
  • 中国年轻人血脉觉醒四大征兆,我全中了

  • “血脉觉醒”一词,被赋予了浪漫奇幻的色彩,在各种各样的评价中,最不缺的是调侃与自嘲的声音。但其实,换个角度看,那些我们曾经质疑的东西,也许本身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追逐它们的
  • 更勇敢更坚定更热情 共创2024美好生活

  • 受访人:薛舒文 21岁 学生 新年目标:通过专业考试 尽快拿到驾照  我是从石家庄一中考入河海大学的,目前已保研到中南财经大学,新的一年,面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2024
  • 生 日 快 乐 !

  • 创刊于1994年1月4日的《南方工报》,今天迎来了30岁生日。三十而立!我们自有“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豪迈,更有“己欲立而立人”的情怀。三十年来,心系情牵南粤千万职工,我们见证,我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高考经验谈 | 北京大学翁千喻:我的北大印象

  • 学生姓名:翁千喻毕业中学:海南中学录取院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我的北大印象多元共生,博大包容第一次正式走进北大校园是在19年暑假的国际关系学院暑期学堂,短短三天时间,我
  • 高考经验谈 | 复旦大学张真依:答案在哪里

  • 张真依 高中毕业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高考分数650 现就读于社会科学试验班作为一个踩着录取线进入复旦砖红色大门的学生,我和复旦的故事,以意外之喜开头。意外的结果关于备战
  • 建立群防群治长效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 近年来,李沧公安分局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聚焦做实社区警务,在加强群防群治上下工夫,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使基层实力更强,警务效能更高,服务群众更优,全面
  • 山东青岛:同心共建聚合力,多元赋能谋“四同”

  •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成效事关基层治理体系的落实效果以及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为实现社区治理提质增效,推动社区居民实现良性互动,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