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寒·冬去春将近 年味渐浓时|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从这句民谚之中,不难看出大寒时节的凛冽寒意。此时北方银装素裹,早已是白雪皑皑,南方也是寒风彻骨,冷气逼人。大寒时节一般处于三九、四九的时段,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1月20日,就在除夕的前一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也就如约而至了。当然,在人们对农历新年的热烈期盼中,似乎大寒的冷意也没有那么难忍了。但大寒在岁终之时,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腊月赏雪(局部)

除夕将至 大寒节气年味浓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中有载,可见大寒时节的寒冷萧瑟的天气。因大寒时节一般处于三九、四九的时段,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但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大寒节气的气温是没有小寒时低的。

“在成都,大寒时节的气温高低,取决于寒潮有没有南下。”民俗专家刘孝昌说道,若遇到寒潮南下,则大寒时节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民间俗语有说‘大寒小寒,无风自寒’。从字面上看,大寒应是天气寒冷至极。但已临近立春,且大寒时节一过就是春节,天气再冷,都挡不住成都人过年的热情。所以也有种说法,叫做‘大寒不寒’。”

刘孝昌说道,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到来时虽是农闲时节,但此时家家都在“忙”——忙着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在大寒节气到春节的这段时间中,民间会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譬如‘做牙’‘祭灶’‘扫尘’‘贴年红’等。而等到这些习俗一一做完,农历新年就已经近在眼前了。”

赏梅好时节 一座城市的冬日盛会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一首陆游的《梅花绝句》,能够看到在数百年前的宋代,当时的锦官城中已经是梅花不断,香气袭人了。可见,成都人自古就对梅花爱不释手了。

而在陆游之前,前蜀皇帝王建也是一个爱花之人,只不过他所喜爱的不是芙蓉,而是梅花。据《华阳县志》记载,王建据蜀称王后,在成都开辟了一座“梅苑”。其后,梅苑形态奇异的“梅龙”,还引得爱花的陆游“岁常访之”,并著有赏梅诗。所以,在大寒节气,当梅花“凌寒独自开”时,也是一年中赏梅的好时节。

“这个时候,去杜甫草堂赏梅,是老成都人一直保留的习俗。”刘孝昌说道,不仅是杜甫草堂,在彼时的人民公园、文化宫、百花潭等地,都能看到盛开的梅花。“当然,到杜甫草堂赏梅还是成都人的最爱。”

杜甫草堂的梅花(图片来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草堂的梅花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诗圣杜甫寓居成都时,他不仅在草堂遍植梅花,更留下了多首咏梅名诗,其中《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格,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

“当步入杜甫草堂,举目一望满园千姿百态的梅花竞相开放,红梅似火、白梅淡雅……沿着花径漫步前行,所到之处盛开的梅花与桥、湖等等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刘孝昌还说道,昔日成都人爱说:“梅开五瓣,花开五福。”这意味着梅花是传春报春的吉祥之物,相传观赏梅花能够给人带来五福。

大寒已至,冬将尽,春将来。过了大寒,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农历新年。所以,趁这个节气,尽情享受节日热闹喜庆的团圆氛围,等待春日的到来吧。

相关阅读

  • 今日大寒丨冬去春将近 年味渐浓时

  • 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 吕玥 策划 黄轶涵 编辑、视频 王金帅 “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1月20日,就在除夕之夜的前一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如约而至。
  • 【 大寒 】

  • 封面图|清可 ©
    大寒已至,时值岁末为一年挥别,世界予以最深的寒冷墙角旧雪未消,檐雪又添新寒而这入骨清寒却跃动着欢喜,期待的红是新春的红屑,是新桃换旧符至冷时节,最是团圆大寒人
  • 今日,大寒

  • 大寒节气为二十四节气最末,今天16时29分,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迎来大寒节气。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因大寒期间寒潮频繁,天气冷到极点,故谓之“大”。
  • 大寒!

  • 今日大寒 “微湿易干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宋)陈著《游慈云》节选 时光飞逝 岁月的脚步不停 历经了风雪的洗礼 伴随着冬阳的暖意 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站 大寒 向我们
  • 大寒,再寒冷的天也有暖意飘荡

  •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老幺”却有着一副“严厉”的面孔它激荡起汹涌的寒潮塑造了一个纯粹的冰雪世界但今年的大寒也荡漾着喜气因为癸卯兔年马上就要来了1月20日下午4时29分它
  • 古人的日子 | 大寒:明朝遂除夕,梅柳待阳春

  •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唐人敦煌写本《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烧火盆行轴(局部
  • 难得一见!大寒、除夕、春节“喜相连”

  • 农历新年将至,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1月20日是大寒,1月21日是除夕,1月22日是春节,这三个日子“喜相连”。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在21世纪这100年中,这种巧合仅有5次。1月20日,大寒,这是二十
  • 就在明日16时29分!

  • 四季流转年轮的痕迹装点了岁月无声的雪花染白了大地明日16时29分我们将迎来“大寒”节气古人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凉为冷之始,寒为冷之极寒是冷的极致而大寒又是寒的极
  • 今日大寒:人间冬色此时尽,和暖春光缓缓归

  •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正值“四九”“五九”之间,

热门文章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归心似兔 我们的年夜饭

  • 这是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许多人三年来可以第一次回家,重享团圆。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则是春节除夕之夜最暖人心的习俗。过年的家一定要回,年夜的饭一定要吃。一家人
  • 之江潮丨十年,2.37→1.90,浙江B面

  • 浙江新闻客户端 之江潮执笔 金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月19日,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2022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1.90,比上年再次缩小0.04。从十年前的2.37,到如今1.90,连续呈现
  • 今日大寒丨冬去春将近 年味渐浓时

  • 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 吕玥 策划 黄轶涵 编辑、视频 王金帅 “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1月20日,就在除夕之夜的前一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