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要对外打仗,为何赵匡胤都要去臣子家“蹭饭”?太聪明了!

在漫长历史上,宋朝可谓是一个尴尬的王朝。国家经济富裕,在当时世界上算得上经济最为繁荣的国家;文化方面也是“百花齐放”,一片欣欣向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都出自宋朝;最后再来看皇帝,宋朝的皇帝一向以仁厚著称,不杀士大夫,百姓的言论也很是自由。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常常周围的国家欺负。

其实宋朝有着商人的福地,读书人的黄金时代一称,但却整天被人揍,还要交“保护费”,反差巨大。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原是禁军头领,本人能力出众加上野心勃勃,这才有了后面的黄袍加身。

赵匡胤从武将变为皇帝,自然害怕其他武将也效仿他,把他从皇帝的位置上拽下来。所以他苦思冥想,想出一招杯酒释兵权,把和他一道同为武将的兄弟都撤职。宋朝开国就奠定了重文轻武的思想,更是有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这也不难理解他国家军事羸弱了。

宋朝很注重文化,所以皇帝大都好文学,善书法。尤其以宋徽宗、宋高宗父子著称,他们的绘画、书法、词作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一席地位。可是赵匡胤的爱好就显得不那么高雅了,甚至还有点奇葩。因为他最爱的就是去大臣赵普家吃“白食”。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当时的赵匡胤虽然建立了宋朝,却还没有统一全国。当时的宋朝外患重重,西北地区就有一个北汉一直困扰着赵匡胤,它依附契丹国,时不时的还侵扰北宋边境。可是皇帝一人有时也拿不下主意,需要和大臣们商量。

赵普作为赵匡胤的得力助手,当仁不让成为了商量的第一人选。赵匡胤对赵普也是信任有加,君臣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嫌隙。《宋史》里就曾经说过:求其始终一心,休戚同体,贵为国卿,亲若家相,若宋太祖之于赵普可谓难矣。君臣始终一心,就仿若家里人一般。

所以赵匡胤决定前去找赵普商量国家大事。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异常寒冷,忙碌了一天政务的赵普想要吃点好的暖胃休息。赵普也见识广博,对于吃的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赵普最喜欢的羊肉就是山羊肉,而且他还只吃后腿,其余的肉他一概不碰。

北宋的山羊数量又少,肉质也不鲜美,因此,赵普最喜欢吃的就是契丹地区的山羊肉了。一只一只的买回来太过麻烦,他便拿出很大一部分钱买一群到家中圈养。当时赵普的厨师已经摆好了食物,眼看着就能吃到鲜嫩可口的羊肉,就在这时,皇帝赵匡胤来了。

赵普前去迎接,他深知皇帝比自己还要贪吃,考好了山羊腿肯定是要分给皇帝。果不其然,赵匡胤一来,便闻见了香喷喷的羊肉味,直奔烤羊腿去。君臣二人就着美味,一同商量出兵北汉之事。赵普详细的分析了北汉,还指出北汉皇室有内乱,可以趁此前去攻打。

两个人就这样,边吃边聊,把出兵北汉一事的计划详细地制定了下来。一个月后的战事,宋朝军队连连取胜,大败北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赵匡胤每次遇到无法解决的国家大事,便会前去找赵普边吃边商量。两个人也因此传出了“围炉夜烤,定鼎天下”的佳话。

参考文献:《宋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