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仗时,步兵很难战胜骑兵?看刘裕是如何打败骑兵的

"

在封建时期,步兵一般都是对战的主力军,自从公元前5世纪埃及训练出规模的步兵阵营后,西方便逐渐兴起了步兵对战模式。

而骑兵则比步兵战斗力要强很多,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马背作战,而商朝也是以养马闻名的。

但不管是骑兵还步兵,在战场上都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古代战争的发展就会发现,这两个兵种之间常常会有比较。

​因为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武装技术,对战基本都是冷兵器,所以大量步兵的存在是可以牵制骑兵的,而骑兵尤以机动性为主,野外对战优势更明显。

虽然步兵可以运用弓弩进行远距离攻击,但无非就是消耗骑兵人力,并不能彻底击败,而骑兵的灵活性更高,这种对战场景的难度想必南宋朝廷最为了解了。

​因为国策的种种限制,宋朝的武力值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南宋时期更是如此,当时宋朝的战马都是通过和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换来的,但南宋时期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所以能得到的优质战马极其有限,这就导致南宋并没有完整规模的骑兵队伍。

面对处处掣肘,南宋为了提升兵力只能专注训练步兵,所以中后期的南宋步兵实力还不错,只可惜他们要面对的敌人不止一个,周围各种势力的虎视眈眈让南宋无法喘息。

​金国刚被灭亡,蒙古就开始崛起,这群生长在草原的士兵实力非常强悍。

当然此时的南宋也并不羸弱,毕竟经历了多年的战争洗礼,军队战斗指数还是很高的。

​为了收复北方丢失的土地,同时也为了避免蒙古的侵犯,南宋朝廷特意派出淮西兵前去迎敌,那为何要选择这支队伍呢?

这是因为淮西兵在步兵阵营中实力一骑绝尘,然而面对蒙古的铁骑部队人们才明白,实力再强的步兵也无法撼动强悍的骑兵。

​那么面对骑兵,步兵就真的无用了吗?

随着对战的次数增加,宋朝步兵也逐渐掌握了对战技巧,首先就是\"挖坑\"。

在和辽军对战时,监军李继隆命大军假意投降,等辽军放松警惕冲进圈套后,宋军再从四周将其围攻,面对重重包围骑兵的机动性再好也无法彻底突围。

​此外骑兵在水路的机动性也会减弱,刘裕就曾通过这种方式击败北魏的骑兵阵营。

这一战术叫做\"却月阵\",可能很多人以为这种战术靠的是强劲密集的弩炮攻击,其实不然,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水的配合。

对战前刘裕认真分析了利弊,组建了一支强劲的水中步兵,作战方式比较单一的骑兵面对水路就失去了优势。

​在明清时期的镇江之战中,郑成功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取胜的,可见骑兵和步兵之间的正面对抗并不少见,不过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只有紧密配合才能保障王朝根本。

【参考资料:《宋史》】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