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挽救明朝的最后机会,断送在这个书生手里

"

了解之同情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或雄韬武略,或智谋无双,或刚正不阿,或文采飞扬,或义薄云天。很精彩,非常精彩。

当然,还有残暴的、背叛的、软弱的、无能的,等等等等。我们都喜欢看,越热闹越好看。

小说、电影、电视,当然都挑着人们喜欢看的去写,去拍。可是,这些我们看到的就是真相吗?例如曹操真如文学作品里面描写的“奸”吗?


正史的讲述,和历史的真相都有出入,何况是文学、影视作品。

今天,要聊的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的,很难给出好坏、善恶的人。他是一个缩影,事实上,多数人,都不是三国演义讲述的那样,单纯的忠,单纯的奸。如果我们从史书上听到的是一个坏到不能再坏的事,或者好到额头都发光的人,那很有可能,看到的不是真相,而是掉进了历史的观点中去。

这些,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看明白了,善与恶,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邪恶,其中的分别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

放下对错与善恶,带上了解之同情,才能更接近真相。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而非对历史不存温情地任意褒贬。——史学家 陈寅恪

一个命不好的皇帝

公元1628年,朱由检坐上了大明朝的皇帝宝座,接过一个烂得透彻的摊子,从此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

崇祯皇帝画像

他并不像正史里说的那样,昏庸无能,而是非常勤政,并且能力相当不错。要知道正史是清朝写的,能怎么写?总不能夸前朝皇帝多英明吧?

出事,从西北大旱开始,吃饭靠天的年代,大旱就意味着灾荒,可是这一灾,持续了六年。六年吃不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闯王李自成,在小说里被写成一个奋勇抗争的英雄,其实,他只不过是为了活下去,哪里有饭就去哪里。不给就打,打不过就跑。

明军的战斗力,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么不堪。常常是几千明军,追着几十万起义军到处跑。

是的,一个打一百个,说的就是当时腐朽的明朝政府军。猛将如云,战备精良,人数不多。

明朝似乎还稳固,军队这么能打,江山应该丢不了啊?气数到了,最不该发生的事,总在最不该发生的时间出现。

崇祯在对付起义农民时,布置了一个完美的包围圈,能用的猛将,都用到了,也放在该放的位置,起义军主力被围在里面。就在即将要收网,毕其功于一役时,崇祯下旨,紧急撤走最能打的几个武将……

没办法,北边,皇太极打来了。

后世的史学家对明代灭亡做了分析,从军事角度看,不管是起义农民还是清军,来一个,都能对付得了。

可是崇祯皇帝真是命不好。农民起义军、清军轮流闹腾,他只好拆东墙补西墙。问题是,两个一起来,东墙西墙一起倒了怎么办?


一群误国的书生

“拖”字诀,打时间差。稳住一个,集中力量消灭另一个,这一招并不新鲜,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这也是崇祯皇帝挽救明朝的最后一次机会。

很可惜,这个机会,被一群迂腐的书生,活生生掐灭了。领头的人,名字叫黄道周。

福建省东山县 黄道周纪念馆

自救,就是议和。用俗话说就是投降,给钱、给公主、给土地,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不打就行。请设身处地想一下,投降这事能不能干,你会不会支持俗称的“汉奸”?

皇帝要当汉奸,这可了得!?书生们自然不服气。堂堂天朝,自然不能向蛮夷卑躬屈膝,头可断血可流,膝盖不能弯。不要小看这帮书生,皇帝也没他们没法子,几十年道学,论起道理来正义凛然、铿锵有力。总之崇祯心里的小九九,流产了。结果就是:不得不把正在包围起义军的猛将们调到北边。

自此,大明朝步步被动,里边乱成一锅粥,外边乱成一团麻。没多久,大明公司破产,崇祯自尽在煤山,死之前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大臣们耽误了国家,不要害我的百姓。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明朝灭国皇帝 崇祯

扑火的1000条人命

黄道周,这位迂腐书生,读的是圣人书,头是可以断的,民族气节是不能丢的。要论断送江山的错,肯定不能算在他身上,只能说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一点点,不多。

七年后,清军入关,这位黄道周,做了一件事,足以留名史册。他组织了一千多人的勤王队伍,去救皇帝,或者说救明朝。这一千人,身份是平民老百姓,武器装备就是扁担,号称扁担军。去和军力正在巅峰的八旗铁骑打,什么结果?

全军覆没

这个黄道周,是不是迂腐,是不是傻,是不是害了国家?是不是没脑子?我们,都没有资格评价。这个让人无法评说的书生,不得不仰视,不得不纠结。正义?迂腐?对错?国家的柱石?还是误国的书生?

不争气,写到全军覆没四个字时,鼻子酸了一下。

明的兴亡先放一边,就说这个不太有名的小人物,黄道周,你处在他的位置会怎么办?

是站在正义的一面,反对投降?还是忍辱活下去,暗图东山再起?

坚持正义,气节有了,却亡了国家;忍辱活下去,争取一线生机,却极有可能变成“汉奸”。

现在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看得很清楚。但在当时,要气节还是要国家,有那么简单吗?所谓的对和错,有那么清晰的界限吗?

临黄道周《孝经》

黄道周在最后关头,带1000扁担军去飞蛾扑火。明知于事无补,还得搭上1000条人命,是对是错?

有人说,生命宝贵,无论如何送命的事不能做,伤天害理。

有人说,中华民族,能成为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个屹立至今的文明,是因为有一些无法用得失来衡量的东西撑住了脊梁:气节。

扪心自问,眼前的一千条人命,和看不见的民族气节,你会选哪一个?

如果你越来越糊涂了,那么我心里想的,就算说清楚了。

留几句千古绝唱,共品。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大明孤臣黄道周绝笔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

参考书籍

  •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 《明亡清兴六十年》——阎崇年
  • 《南明史》——顾诚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