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称帝真的是偶然?看完他做的这几件小事,才知没那么简单

武侠小说是中国独有的,在这一类小说里,那些江湖儿女们无不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金钱或者权利,而是一个义字。这个义既是指对朋友对兄弟的小义,也是指对民族和国家的大义。也正是通过这个字,才衍生出了不少后来的侠义精神,比如为兄弟两肋插刀,又比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个历史故事,恰恰与义气有着莫大的关联。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称帝前只是一个和尚,而他之所以能扫平一切障碍成为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讲义气。

小时候的朱元璋还是一个放牛娃,有一次他和同村的几个孩子在山上玩,玩到几个人都觉得饿了。但是当时在山上也没什么吃的,所以朱元璋就想到把自己放的那只小牛犊宰了填肚子。大家听了之后都很高兴,捡柴的捡柴,生火的生火。不一会儿地主家的牛犊就已经进了几个人的肚子。

吃饱了之后大家就开始担心回去之后要怎么交代,这只牛可是地主家的,要是被地主知道几个人胆子这么大敢私自杀牛,那么几个人都会受到惩罚。罚钱事小,最可怕的还是要遭受皮肉之苦,十天半个月下不了床。就在大家愁眉苦脸的时候,朱元璋站了出来,他表示愿意一个人出面承担责任,大家都十分惊讶和感动。回去之后的朱元璋,果然把罪责一个人都给揽了下来,知道此事后的地主十分生气,让下人把朱元璋狠狠地打了一顿,并且拒绝再让朱元璋帮他干活。

后世的人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说,朱元璋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蠢,虽然受到了惩罚,但他收获的是朋友对自己的感激和信任,那时候还是小孩子的他们从此视他为英雄,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所以后来的朱元璋无论是穷困潦倒,还是加入起义军,身边总会有朋友的陪伴和帮助。

长大后朱元璋参与了红巾军,此时的他依旧牢记小时候为人处世的原则。一次,朱元璋当时的上司单独外出的时候被敌人抓走,其余的下属听了之后都开始担心自己,只有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后决定立刻去营救。这时候就有人劝他,去救人一不小心就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但是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得到了上司的赏识成为他的下属,现在他遇到危险我却不去救他,那我还是人吗?顺利把人救出来后,朱元璋也成功得到了上司的信任,从此在军队中步步高升,为以后的称帝埋下伏笔。

朱元璋不仅善于获取别人的信任,也很容易相信别人。有次他俘获了上万名将士,这些人都很担心自己会被处死或是被一直关押,但是朱元璋可不是一般人,他没有选择一般军队对待俘虏的方式,而是从中挑选出一批人,在晚上的时候给自己守夜。当时很多人都反对,因为他这样做,无异于是把自己的性命交到这些俘虏的手里,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

深夜的时候,这批俘虏听着朱元璋的鼾声,默默在心中决定以后一定要为他冲锋陷阵,以报这份信任之情。就这样,朱元璋没有耗费时间和精力就为自己筹建到一支忠心耿耿的部队,这些人在之后朱元璋夺取天下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些都是一桩桩的小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朱元璋这个人具备成为领头人的素质。在需要负责承担后果的时候,他勇于站出来;在自己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忙;就连面对曾经的敌人,他也愿意给别人一个机会。所以朱元璋的成功并非偶然的,自古以来帝王不一定需要具备运筹帷幄的打仗本领,但一定要懂得如何用人和如何取得将领们的信任。

纵观历史,像朱元璋的这样的君主并不少见,例如刘备,刘备文不过孔明,武不过张飞关羽,可是他却能够成功,因为刘备善于用人,反之看项羽,他拥有一身盖世武艺,然而这却成为了他自大的凭据,不懂得去聆听谋士的建议,最终因为一意孤行而自刎于乌江边,他的对手刘邦在才能方面就远不如他,可刘邦懂得忍让,更懂得用人,所以刘邦能够成功,这些历史告诉我们资源配置很重要,一个人能力再逆天终究难以敌过一群人,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这个道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