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兵变因何而起?最终结局如何?

大同兵变因何而起?最终结局如何?

作者:季我努社青年会员李晨

大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已然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由于其富含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之一,历史上,大同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北方门户”之称,因此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同一地被历代统治者重视曾是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由此大同也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明朝疆域图

明朝时大同为九边之一,是明朝对抗漠北蒙古大军的主要门户之一。明世宗嘉靖三年即1524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大同兵变”。这次兵变也反映出明朝内虚外疲的表现。

一、背景与缘由。1368年朱元璋一鼓作气,赶走了元顺帝,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大明王朝自建立起就一直受到北方蒙古大军的困扰,明朝刚刚建立之初,尚有一派欣欣向荣之势,加之明成祖朱棣“天子守边”,在明前期蒙古大军不敢妄动,但此后的土木堡之变即证明了蒙古还是对明朝构成了极大发的威胁。而加强边防则成了明朝必须采取的措施。中国自古就有“好铁不碾钉好人不当兵”的俗语,尤其戍守边疆更是成为那个时代人最不愿意干的职业之一。人民的逆反心理十分严重。当时朝廷对于边疆守卫将领体恤不够,经常克扣军饷,粮草不足,加之上级军官层层剥削,到下层官兵手中往往不足个人口粮。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军队哗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经过梗概。由于大同府巡抚都御使张文锦管理不善,加之将士的反抗情绪。1524年郭鉴、柳忠、陈浩、胡雄、郭疤子等人率领大同官兵举行起义。大开粮仓、释放囚犯,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大同城,此举震惊朝野上下。明世宗马上排除朝臣前往大同,名为抚慰,但实际上是设计杀死了起义军首领,暂时平息了兵变,也缓和了军中不满情绪,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1533年,同样发生兵变,大明又依计平息兵变。

明世宗画像

三、结果与影响。这次兵变是大明王朝统治虚弱的表现之一,对外只能通过消极戍守来维持边疆安宁,对内又无法满足边疆官兵的政治、经济诉求。加之朝政腐败,军饷不足,自然引起官兵的不满情绪,所以这次兵变在明中后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后明朝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两难绝境之中,而无法自拔。

明代皇帝的影视形象

参考文献:

1) 赵立人:嘉靖大同兵变述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

2) 李海林; 马志强:朱振与嘉靖大同兵变,兰台世界.2011.

3) 胡凡:论明世宗对蒙“绝贡”政策与嘉靖年间的农牧文化冲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