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的皇太子:主动让出皇位,成就大唐盛世,留下千载美名

皇太子又称作储君,是一个王朝皇位的接班人,在中国历史上,多少人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惜兄弟之间手足相残,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但是在唐朝历史上,也曾有一位皇太子,居然主动让出皇位,既避免了宫廷政变,也成就了大唐的盛世,他更是留下千载美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位主动让出皇位的皇太子名叫李成器,又名李宪。李成器出身皇室,他的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武则天,伯父是唐中宗李显,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按照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李成器是应该做皇帝的,他出生于679年,是唐睿宗的嫡长子。文明元年,唐睿宗李旦即位,年仅5岁的李成器被册封为太子。

不过到了天授元年,唐睿宗李旦的母亲武则天夺取了皇帝,降封李旦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被降为皇孙,“与诸弟同日出阁,开府置官属”。后来武则天改立李显为皇太子,至此李成器由皇位继承人彻底沦为普通的宗室王爷,被封为寿春郡王。唐中宗即位后,李唐内部矛盾重重。

唐隆元年,唐中宗李显暴死,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她扶持李显幼子李重茂即位,然后自己把持朝政。这年六月,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郡王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宫廷政变,将韦后一族斩尽杀绝,史称“唐隆政变”。之后相王李旦再度继承皇位,成为大唐的皇帝。

李旦即位后,继承人问题随之产生,该立谁为皇太子呢?按照礼制,身为嫡长子的李成器应该被重新立为太子,但是在这次政变中,皇三子李隆基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唐睿宗非常纠结,“时将建储贰,以成器嫡长,而玄宗有讨平韦氏之功,意久不定”。如果继承人的问题无法妥善解决,未来还会发生类似玄武门之变的政变。

当年李渊即位后,册封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但是皇次子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南征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李渊没有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致使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就在唐睿宗犹豫的时候,李成器主动站了出来,他主动提出放弃皇太子的位置。

李成器说:“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李成器“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与此同时,李隆基也表示谦让,“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最终唐睿宗册封李隆基为皇太子。

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他在位前期开创了唐朝最鼎盛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这当然与李成器的谦让有着直接关系。李隆基即位后,对大哥没有丝毫猜忌,兄弟关系非常亲密,李成器也非常谨慎,“未曾干议时政及与人交结,玄宗尤加信重之”。开元二十九年,李成器病死,唐玄宗闻讯“号叫失声”,非常悲痛,并追封大哥为“让皇帝”。

北宋文人苏辙对这段历史曾评论道,“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指李成器)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言焉,盖古今一人而已乎!”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新唐书》;3.《栾城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