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陵墓里到底有什么,为何近千年没人敢进去?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墓,里面埋葬了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在一千多年间,有记载的大规模盗墓事件就有17次,规模特别巨大的有3次,但是这些盗墓行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其实,按我们现在科学家掌握的技术来说,单纯挖掘任何一个古代陵墓都不是问题,科学家主要考虑的是古文物如何才能保持原貌,如何才能不违背民意。

☞而对于乾陵这种规模庞大,具有世界性考古价值的陵墓来说,不是科学家想挖就能挖的了的。 古文物专家郭沫若曾经与周总理交谈时提议,乾陵里肯定会有很多字画书籍,没准儿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也在里面,最重要的是武则天的画像、“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的手迹能重见天日,真可谓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对考古学者研究唐朝历史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

☞在我看来,郭沫若只字未提墓室中那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其实,不难想象,乾陵一打开,其中的珍宝异石必然震惊世界

☞ 周总理并未同意郭沫若的提议,只是把这一切都留给后人去解决。

☞漫漫历史,几多沉浮?对乾陵感兴趣的岂止是郭沫若一人?多人代的仁人志士,谁不想有生之年一饱眼福?

☞唐末农民起义时,黄巢曾动用数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开挖,不料西侧那些碎石子只是障眼法,故意留下的,结果可想而知。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涛,盗掘了十几座唐代陵墓,在面对乾陵时也是束手无策。

☞还有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更是假借军事演习作幌子,对乾陵进行破坏性挖掘,甚至动用炸药,最后都炸开了几层岩石,楞是没找到墓道口,天怒人怨不了了之。

☞其实,在我国历史,乾陵的盗掘活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小毛贼数不胜数,正史里当然不会记载这些活动,野史里也懒得详细记载,人们知道的大多数关于小盗掘的记载多来源于口口相传。

☞而目前,许多专家认定乾陵乃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直接另凿新洞进入地宫,难度很大,至于事实是否真像专家们猜测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乾陵的那天才知道。

☞等等,刚才不是说数次大规模盗墓都没找到墓室入口吗?现在专家们是怎么确定墓道入口位置的?

☞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几个当地的老农民在梁山附近无意之间放炮炸石头,结果竟无巧不成书的找到了墓室入口,这个入口后来经专家确认的确是地宫入口,肯定也是国家机密了,后来人们在墓室口旁边种上了一颗华山油松,如今已是魁梧伟岸。

☞对于任何一座古代帝王墓来说,墓室入口就好比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算开启了挖掘的第一步。

☞陕西省考古界专家石兴邦,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几十年来,当地的考古专家队伍已经在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挖掘中,积累了丰富的挖掘经验,整体专业水平已经排名世界前列,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保护性开采挖掘。

☞并且,他们认为,挖掘乾陵是当地政府的一项官方行为,在花重金撰写数十万字、众多科学考古专家参与、异常谨慎严密的《唐乾陵发掘计划》中指出:所谓发掘,就是采用高科技技术在密闭环境中阻隔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下,只允许两个携带氧气瓶呼吸设备的无菌工作人员(或者高清机器人)进入墓室地宫,用微光摄像器材采回资料就算发掘成功了,至于怎么保护,怎么展出,必须根据采回的资料制定,那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这样的发掘怎么会对文物有损害?

☞ 其实,在了解专家的声明之后,我们也能看出他们的急切开采的心情,他们急切的想让乾陵中的文物曝光于天下,也好证明一下自己那高深的学识,那么他们推断乾陵中会有哪些文物呢?

☞ 地宫中有何无价之宝?

☞乾陵地宫中,至于到底有多少文物,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资深的文物工作者推断:那些墓道中造型各异的条石定是不可多得的文物,除去这些条石,其它的陪葬文物估计有上百吨。

☞金银铜器,自不必多说,必然会车马同载,除去这些祭器之外,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很有可能在乾陵中,因为之前温韬盗掘昭陵时,出土的宝物清单上,并没有《兰亭序》。

☜总之,武则天的乾陵近百年没人能进去的原因,就是以现在的技术并不能完全保护出土文物原样,盗掘那是破坏性挖掘,无需考虑文物是否为原样,秦皇陵兵马俑在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接触空气以后不久就成了土色,这已经算是文物界的损失了,科学家不想乾陵再重蹈覆辙。至于武则天陵墓中到底有什么,都是推测无人知晓,但不可否定的是袁天罡选的乾陵必然是一块风水宝地。

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者,乘生气也,藏风骤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文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抄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