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真相:一切都是柴荣有意相让

但凡改朝换代,总是免不了群雄逐鹿、血雨腥风,不打个几十年很难分出胜负,唯独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个例外,轻描淡写,水到渠成。

表面上看,赵匡胤的皇位来得极富戏剧性,好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如果深入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柴荣有意相让的结果。

这绝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有迹可循。那么,柴荣为何要将皇位拱手相让呢?我们不妨先走进柴荣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所思所想。

柴荣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侄子,因见其谨慎笃厚收为养子。早年间,柴荣在江陵贩卖茶叶,耳闻目睹民生疾苦,对社会的弊病有着深刻的认识。

史书记载,柴荣“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绝不是那种贪恋权势的名利之徒,对改造社会现实怀有远大理想。

三十三岁那年,柴荣继位为帝,他雄心勃勃,决心干出一番大事业,立下“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的誓言。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第一个十年,柴荣致力于统一天下,南征北战,向西打下西蜀,向南三次讨伐南唐,每次出兵都卓有成效。

然而,仅仅过了五年,在第三次南征南唐时,柴荣忽然病倒了。回到京师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的职务,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柴荣的妹夫。按理说,如果是病中托孤,张永德远比赵匡胤更为可靠,如此安排岂不是引狼入室?

其实,这就是柴荣的故意安排。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儿子尚未成年,晚唐五代的政权更替如走马灯,一旦他驾崩,后周的江山必然要改名换姓。

与其被人赶下皇位,不如自己主动让贤。让给谁呢?柴荣绝非泛泛之辈,他看得出赵匡胤的才能在张永德之上,只有赵匡胤才能真正一统天下

柴荣亲眼目睹过五代的战乱和百姓的苦难,在内心深处,他是渴望天下太平的,他不希望为了自己家族的权力,而去制造一个混乱的局面。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果断的放弃了江山,送了赵匡胤一程。

对于柴荣的这份大仁大义,赵匡胤是心知肚明的。即位后,赵匡胤对柴氏极为优待,临终之时的三条遗训第一条就是“保全柴氏子孙”。

不仅保全柴氏子孙,赵匡胤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将治国理政放在第一位。冥冥之中,他是在帮柴荣完成“太平天下”的终极梦想。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的争夺历来血腥无比,但在柴荣和赵匡胤之间,却是大爱情怀的前后接力,携手终结了五代乱世,堪称千古帝王典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