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最心痛的那一刻,心里在滴血,表面上却很放松!

1908年12月2日的这一天,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一场隆重的仪式正在进行着。坐在当中龙椅上的是一个年仅不到三岁的小孩,大臣们依次跪在殿前。由于小孩哭闹不止,旁边的大人怎么都哄劝不好,无可奈何说了句"别哭了,快完了",于是这天的仪式就简单结束了。

故宫太和殿

这便是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时的场景,古老的清王朝又迎来他的新任皇帝。对于此时年幼的溥仪来说,他可能不知道当上皇帝意味着什么,即将要面对什么,在大殿里的龙椅上他只想哭。但对于殿前跪着的大臣们来说却是心知肚明的,皇帝不停哭闹更让他们心神不宁。不料谁说了句"别哭了,快完了",更让他们认为这是不吉之兆。

太和殿龙椅

溥仪能够当上皇帝,并不是说他天生就具有怎样的才能,实际上只是作为慈禧稳固她掌控清王朝的手段握在手里的一颗棋子。溥仪祖父、父亲都是慈禧忠诚的走狗懦弱无能,对于慈禧来说没有任何威胁。因此便将新皇帝的人选认定为溥仪,在次之前,溥仪的大伯光绪皇帝也是如此当上皇帝的,因为反对慈禧的主张,最后被慈禧囚禁,并莫名其妙死去。

溥仪剧照

溥仪当上皇帝之后的命运,很可能和他的大伯一样,任慈禧摆布。好在溥仪的运气比好,进宫之后过了三天,慈禧就死了。对溥仪来说这是好事,他的命运会因此大大改变。没了慈禧,他可以好好来做这个皇帝,甚至清王朝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

溥仪幼年

溥仪登基时不到三岁,因此朝廷的一应事务都交由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一手负责。于是溥仪在紫禁城里开始渡过他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时光,等他长大后亲政。可惜这个时候杀出来一个袁世凯,威逼利诱让溥仪退位。最后名义上退了位的溥仪依旧还是紫禁城里的小皇帝,紫禁城也成了以溥仪为中心的清王朝最后的阵地。

少年溥仪

此时清王朝名存实亡,但是在当下复杂的局势下,皇帝派并没有成为成为众矢之的,因此紫禁城还是一块净土,甚至还成为一些军阀巴结的对象,毕竟自古以来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天下格局还没有稳定的情况下,这大清的皇帝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溥仪登基时穿的龙袍

溥仪当上皇帝虽然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实权,但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深刻感受到他的使命,作为皇帝的使命,一言一行都不能忘记他是皇帝,并且把自己的命运和清王朝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不利局面,溥仪也不断活动,和多方力量交涉,希望得到支持,并且最终保住大清江山。

溥仪

在紫禁城最后的阵地里,溥仪也想到了最坏的结局,他对历史上任何一位末代皇帝的结局都倒背如流。可是当那一刻真正到来之时,即便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时间还是无法接受的。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派人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并且限时三小时撤离,否则直接向紫禁城开炮,溥仪吓的举足无措。

无奈溥仪只好简单收拾行李,搬出了他生活了长达16年的家。在走出紫禁城城门口那一刻,面对身边人的嘲讽,溥仪坦然的说,我早就不想当这个皇帝,不当皇帝我还自由了些。而离开紫禁城后的某个夜晚,溥仪骑自行车来到城门外,望着紫禁城上漆黑的夜空,暗自流下眼泪,并且发誓,我一定要再回来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