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争的根源:千年前孔子和老子面对共同困境,做了不一样的事

孔子和老子面对共同困境,做了不一样的事,后来有了千年儒道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释道文化,儒释道三家除了佛教,儒家和道家都是本土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颇有渊源。今天我们总说儒道一家,那是因为孔子和老子面对共同的困境,只不过他们做了不一样的事情。

一、老子和孔子共同面对的困境

周朝末年,周天子式微,诸侯割据一方,代表代表社会生活的规范的礼乐瓦解失效。礼乐崩坏导致社会的动乱不安,是非善恶混淆难辨。按照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传》的说法:“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当时的老子和孔子面对这种共同的社会危机,在这种困境下,两位圣人都对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但是却做了不一样的事情。

二、老子:以道代天

在古代王全社会,帝王就是天,帝王都成为天子。老子提出了以道代天的思想,无疑具有革命性。老子的道家是随顺不争而自然无为的,怎么会做出这种革命性的事情呢?

礼坏乐崩与民不聊生的乱世之秋,老子面对礼坏乐崩的威胁时,指出人类社会的价值观无可避免地都是相对的,亦即都有虚无化的危险,除非能够找到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他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在此,道是原始的完美状态,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亦即人类的本性及禀赋。离开了道,所能把握的只有德,亦即朴实而不刻意造作的自然状态。自此以下,则是“仁、义、礼”之类属于人类所珍惜的价值规范。

三、孔子:规范重建

以儒家的孔子为例,他眼见礼坏乐崩的危局,知道社会规范的重建,要靠个人真诚的自觉,于是大声疾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在此,“仁”即是由真诚所引发的行善力量。不仅如此,他还进而撰述《春秋》,希望藉此重建社会秩序,亦即以历史评价对领袖阶层作出善恶的适当报应。

四、儒道同出而异名

因此,从上述的角度观察,可以肯定儒家与道家所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孔子想做的是:贴近百姓的需求,先解除社会价值学危机,再向上追溯到价值存在的依据。所以,老子与孔子竟有类似的感叹,只是立说的方向不同而已。老子是想一劳永逸界定那作为根源的道,然后人间秩序自然回归安顿。换言之,老子同样怀着深刻的情感,要为世人指点迷津,只是得到的是误解远远超过了理解。幸而后来有一庄子,充分领悟及应用老子的智能,进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资产。

小结:

孔子、老子是中国人公认的两大圣人,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开创者。儒道文化思想很少有谁是谁非得问题,只是思想体系不同,但各有所长。并且,儒道文化创立伊始,由于其基于共同得背景,解决得是相同得问题,很多方面已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具有共同得思想内核。

/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