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的官职,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276年里仅5个人担任过

在明朝有一个官职拥有很大的权利,甚至权力有时凌驾于皇权之上,对皇权造成了威胁,这就是宰相,因为宰相太厉害,让朱元璋觉得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因此很快就取消宰相这一职位。而在明朝276年历史里也只有五个宰相,这就是徐达、李善长、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

宰相并不是具体的官职,是对帮助皇帝掌控朝政的最高级官员的统称,因为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被称为相,而周朝时辅佐国王处理朝政的权利归太宰所有,因此有了宰相这一称呼。宰相可以单指一个人,也可以指同时具有权利的一群人。

秦朝时这一权利归左右丞相所有,汉朝的丞相很长时间只有一个人,而后来汉成帝设立了三公制,那么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都是宰相。其实从汉朝开始,皇帝一直想分宰相的权利,唐朝干脆不设立宰相,像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都可以被称为宰相。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才又设立了左右丞相。

朱元璋刚刚登基之后,外面的局势还不稳定,为了更好地处理朝政,就任命了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而在很长的时间内,徐达都一直在外征战,而朱元璋也要时不时的出征在外,这时候就只有李善长一人掌握最大权力。

后来李善长因病辞职,徐达又常年在外征战,朱元璋又任命了汪广洋和杨宪当丞相,可是杨宪却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杀,剩下的汪光洋,没过多久被贬职,后来李善长又推荐了胡惟庸。胡惟庸当上宰相没多久,就爆发了胡惟庸案被朱元璋杀害。先是汪广洋被杀,后是胡惟庸案,朱元璋终于费尽苦心的消除了宰相这一职位。

归根结底,还是宰相的权力过大,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宰相是为皇帝服务的,要以皇帝的意志为指导精神,可是他所设立的这几个宰相却由于地位太高,权势太大掌握了朝政的主动权。

常常和朱元璋唱反调,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不能忍受的。当宰相和皇权起冲突的时候,只能以一方的消亡作为最后的解决,所以在胡惟庸之后,明朝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宰相。朝政上也就没有了可以威胁皇权的力量。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