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国外,却成民国外交家,为中国做一事让法国妻子惊呆

陈友仁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华侨律师和外交家,是孙中山非常欣赏的挚友和助手,曾任广州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很多人都知道他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英属特立尼达,在网上还有不少资料称陈友仁的第一任妻子名叫梁玛丽,这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梁玛丽是陈友仁的母亲,法国籍女子阿加莎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少年时代,陈友仁在位于西班牙港的圣·玛丽学院上学。他的妹妹玻娜迪娜则就读于圣·约瑟夫修道院,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友名叫阿加莎。她是一位混血儿,长得很美,面容清秀,身材娇小,性格开朗活泼。陈友仁在接送妹妹放学上学时,多次与阿加莎相遇。就这样一回生,二回熟,陈友仁和阿加莎很快从相识相知到相恋。

不过,当陈友仁向家里宣布他将娶阿加莎为妻时,却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阿加莎是一位法国上层白人和黑人姑娘的私生女。但是中国人对种族问题特别敏感,很少与其他种族联姻,陈友仁的婚事遭到了家庭和亲属的一致反对,于是这对恋人便联合起来,为争取幸福而展开了斗争。

处事果断的陈友仁表示非阿加莎不娶,从小就具有反叛性格的阿加莎则准备拼命,而亲属这一方也不肯让步,双方陷入胶着状态。

1899年,当陈友仁的私人律师事务所一开张,他们就不顾家人的反对,立即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是温馨的,小夫妻俩共同呵护这得来不易的两人世界,新婚的小屋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他们先后生了7个孩子,其中的老大、老三和老五都在婴儿和幼年时期就夭亡了,最终留下了4个孩子,即儿子陈丕士和陈依范,女儿西尔维娅和约莲达。

陈友仁事业发达,收入颇丰,妻子贤慧,儿女活泼可爱,旁人看来他很幸福,但是陈友仁的内心并不平静。

小时候从父亲那里听到的太平天国的故事,常常萦绕在陈友仁耳边。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以后,他对祖国的思念日益加深,他知道自己虽然拥有英国国籍,但终究是个中国人。

如今他的律师事务所虽然非常兴旺,但对自己的祖国却爱莫能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格言常使他激动不已,报效祖国成了这个海外赤子的一大心愿。

1911年秋天,陈友仁又像往年一样到英国去度假,想不到这个假期竟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那次他在伦敦遇到了老朋友菲律普·陶博士和伍连德博士,当时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刚传到伦敦,强烈的爱国热情使三位学者彻夜难眠,一致感到为国效力的时候到了,他们经过反复斟酌,决定马上回国去。

陈友仁原想回去安排一下家里的大事,但理智告诉他绝不能回去,否则他将被儿女情长拖住手脚。他狠狠心,给妻子发了一份电报,告诉她自己回国的计划,吩咐她把孩子们带到英国去接受教育,然后就急匆匆地踏上了归国路。

陈友仁的电报使妻子阿加莎感到震惊,虽然她对丈夫的思乡之情有所了解,但想不到他竟会不辞而别,突然到中国去了。她整天为远方的丈夫担心,懂事的孩子们也每天准时等候在门口,盼望邮递员能送来父亲的消息,但每天的结果都是失望。

陈友仁的突然离别,使年迈的母亲伤心不已,盼望大儿子归来成了她最大的愿望。

为了能等到儿子回来,她在自己的床顶上放了一口棺材,说这样可以延长寿命,结果她一直等到103岁,陈友仁也未能回来。她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远方的大儿子,并最后一次为他的平安祈祷。

就这样,陈友仁实现了多年的报国梦,但他的亲人们却为他饱尝了思念之苦。

1920年,陈友仁受孙中山委托,创办了英文《上海时报》,不久资金告急。当时广东还未收复,孙中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上海时报》是革命的喉舌,也不能停办。

万般无奈之下,他打算变卖特立尼达的家产,来解决《上海时报》的经费问题。但是这个想法刚冒出来,陈友仁又犹豫了,这些年来他对祖国尽了力,但却欠了家人太多的情,现在又要把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切断,他实在居心不忍。

面对这困难的抉择,一向办事果断的他举棋不定。经过几天的考虑,他在家和祖国之间,又一次选择了祖国。

当陈友仁回到英国,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妻子时,苦等了他9年的阿加莎听到“变卖家产”这4个字时,一下子惊呆了。9年前正在英国度假的他突然不辞而别,今天他又提出变卖家产,她真不明白在丈夫的心中还有没有这个家。

但是,他们俩青梅竹马,感情挚深,阿加莎虽然不是中国人,但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的命运和丈夫连在一起了,她知道丈夫一定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善解人意的阿加莎终于同意了丈夫的决定,并出面把特立尼达的家产卖了个好价钱。

这样,陈友仁不但解决了《上海时报》的资金问题,而且还资助了孙中山一笔钱。

1926年5月,陈友仁出任广州政府代理外交部长,立即准备与港英当局就沙基惨案和省港罢工善后问题进行谈判。然而,正在这时他接到了来自特立尼达的急电,得知妻子阿加莎病危。

原来在这年年初,阿加莎就被诊断患了癌症。几个月后,病情恶化,连续几天不能进食,昏迷之中她不断念叨着丈夫的名字。

孩子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给远方的父亲发了一份急电,盼望他能在母亲弥留之际回来一次,以最后慰藉母亲那长年牵挂的心。

陈友仁得知妻子病危的消息,急得不知所措,真想一步飞回家乡,照顾爱妻。但他刚刚接任外交部长,正忙于准备谈判资料,如果他一走,谈判就要往后推,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不得不强压下回家的欲望,打电报嘱咐孩子们好好照顾母亲,他把工作安排好后马上回家。

但是,这次谈判困难重重,一时难以结束,陈友仁根本无法脱身,阿加莎终于在无尽的等待中离开了人世。

噩耗传来,陈友仁不禁失声痛哭,他觉得自己欠妻子太多,如今却再也无法偿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