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文|醉美团队

那个说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的老人,如果还健在,已经整整120岁了。

他也喜欢酒。“我日饮黄酒一斤,吸烟一包,可谓书酒尚堪驱使去,未须料理白头人也。”

他还是漫画达人,寥寥几笔,短短几句,往往就勾勒出了那些生活滋味、人间冷暖,浮现于眼前。

▲丰子恺

他是丰子恺,2018年11月9日,是先生诞辰120周年。

1

子恺漫画

丰子恺是浙江人。

丰家祖上几代都开染坊,家境殷实。丰子恺的父亲丰璜在三次铩羽而归之后高中,成了石门湾多年来第一个举人。后来,丰璜自己办私塾谋生,儿子丰子恺成了他的首个学生。

或许是家里世代开染坊的缘故,小时候的丰子恺就对色彩异常喜欢,他还用家中染坊的染料,为《三字经》和《千家诗》涂色。

始建于1908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很快成为教育界的翘楚。1912年清政府灭亡,学校广纳贤士,很多社会名流投身教育。那时,在这所师范任教的,就包括后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人物的周树人(鲁迅)、著名作家夏丏尊、教育家陈望道,以及年轻作家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还有对丰子恺一生影响极深的李叔同。

师从李叔同,让丰子恺在艺术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

从1925年5月10日的第172期《文学周报》上的《燕归人未归》开始,到年底,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共发表了19幅漫画。郑振铎在发表丰子恺的漫画时,专门起了一个统一的名称——“子恺漫画”作为题头。“子恺漫画”就这样传开了。

2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丰子恺喜欢杨柳与燕子,曾将寓所命名为“小杨柳屋”,画许多以杨柳、燕子为元素的作品。

有时,他还摘取杨柳枝条,在纸上裱成风情各异的眉黛,然后根据想象,画出五官。

现在来看,丰子恺似乎是一个“心很大”的人。他豁达,16岁就定亲的他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却乐此不疲;他乐观,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他照旧画画而乐在其中。

以至于到今天,他成了一座艺术的丰碑式人物,而艺术,也成了丰子恺看待万物的角度。

不管艺术还是审美,都需要一份闲情。

苏轼说:江风水月本无常主,闲者乃是主人。后来的林语堂也说:最适合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他们说的,其实是一类人,闲情之人,譬如,丰子恺。

3

与酒之谊

丰子恺于1945年6月3日在重庆沙坪坝写给夏宗禹的信中说:“我出门以前,还要写一篇文章,是良友公司托我的,题目叫做‘我的良友’。”

话说,丰子恺的“良友”中不能没有酒。

据说,丰子恺一生与酒相伴。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已经78岁的丰子恺在给儿子丰新枚的信中说:“我日饮黄酒一斤,吸烟一包,可谓书酒尚堪驱使去,未须料理白头人也。”

1948年,阔别十年的丰子恺与老友郑振铎在杭州西湖相逢。

两人多年不见,丰子恺自然十分高兴,连已经喝过的一斤黄酒也消解得干干净净,忙问:“吃饭了没有?”

郑振铎说:“在湖滨吃过了,喝了一斤黄酒。”

丰子恺有点兴奋地说:“我们再喝酒!”

郑振铎立刻接上来说:“好,不要什么菜蔬。”

于是,两人“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湖畔夜饮》)

丰子恺好酒,但却要求自己不醉,他说,“醉了,胡言乱语,诽谤唾骂,甚至呕吐,打架。那真是不会吃酒,违背吃酒的本旨了。”

清香,是一种气质,岁月芳华之后,洗尽铅华,如花绽放;

清香,是一种性格,大国崛起之际,东方精神,傲然矗立;

清香,是一种香型,世界大同之时,中国酒魂,举世共享;

清香名人堂,就是骨子里的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骨;

我们来讲述清香名人的故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