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不费一枪一弹,攫取大量利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利用借口引发,从1856年一直到1860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两个国家也利用这次契机,从中国获取了大量利益。另外,英法联军还烧毁了圆明园,这是中国建筑史上最为遗憾的损失。然而,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发现从中国攫取利益最多的居然是沙俄。

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之时,沙俄就诱骗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内容包括: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这份条约,实际上没有经过清政府许可,是奕山私自签订的,所以后来奕山也受到了处分。不过沙俄最终还是让这份条约合法了。

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又诱骗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内容包括:一、承认《中俄瑷珲条约》;二、将原定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三、规定中俄西段疆界,原属中国的内湖斋桑泊和特穆尔图淖尔被定为界湖。这份条约,不仅仅让《中俄瑷珲条约》合法了,还更多的占领了土地。

在此,沙俄攫取的利益主要是领土,沙俄从多个方向出发,获得了本属于中国北方的大量领土,那里都是资源极其丰富的所在。俄罗斯现在领土这么大,也是和沙俄在这个时期的侵略有所关联。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比较,英法两国真的有为人作嫁衣的感觉。

可是为什么呢?清政府怎么就这样损失了大片土地?

这说明清政府已经相当害怕外国人的入侵,总觉得打不过别人,所以对方一要挟,就赶快缴械投降。沙俄趁着英法进军的时候,玩弄两面手段,居然真的恐吓住清政府,从此,中国北方门户大开。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有“宁予友邦,不允家臣”的心态,感觉土地就是我们的,不在乎不珍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