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积极东征,诸葛亮为何不赞成攻吴,如大力发对,反有通敌之嫌

荆州之战结束,关羽授首,汉中王刘备再度来到了人生的转折点。荆州的丧失使诸葛亮《隆中对》的两路出兵,钳形攻魏的计划变成了泡影。刘备不甘失败,又过低估计了东吴在荆州的人心向背,决心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蜀汉群臣多持异议,认为不应该攻吴,首当灭魏。

这一派以赵云为代表,实际是主张放弃两路出兵的原构想,应当在新形势下一路攻魏。但刘备一意孤行,听不进意见。诸葛亮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一争论,就暴露了《隆中对》两路攻魏同联吴之间存在的深刻矛盾。

诸葛亮不赞成攻吴,却无法说服刘备,而且诸葛亮身居副职,当时刻注意同主公保持一致,况且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来信劝和,诸葛亮如大力发对攻吴,非但起不到良好效果,反有通敌之嫌,因此只有缄口不言,不发表意见。刘备积极东征,为了摆脱外交上的孤立,他也试探同曹魏讲和。

就在关羽死后不久,曹操病逝,其子曹丕代汉称帝,是为魏文帝。刘备派人吊唁曹操,得知曹丕篡汉,刘备无论如何也没法与夺取刘氏江山的人和解。第二年四月,刘备以继承汉统的名义称帝,以诸葛亮为丞相,改元章武,刘备最终也没能与曹魏和解,改善外交上的孤立。

在备战过程中,刘备属意的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被张飞部下张达等人杀死,首级被送往东吴,使刘备的出征更为窘迫。蜀汉政权的宿将中,马超生病,黄忠已亡,魏延镇守汉中离不开,而赵云,黄权对东征持反对态度,刘备只好亲自挂帅,提拔了冯习等一批勇敢忠心的新人从征。

面对刘备可能的进攻,孙权也在积极准备,他大力争取人心,重用归降的荆州将吏,使荆州人心开始归附,奠定了防御战的政治基础。孙权又对曹魏展开积极外交,俯首称臣,以争取避免两面受敌。孙权把毗邻蜀汉的巫,秭归二县从宜都郡(郡治在今湖北宜都)划出另设固陵郡,以潘璋为太守,加强边防。

同时以宜都太守陆逊为征西将军,负责西方边境的防御,战争爆发时,就蜀,吴双方兵力来说,刘备占优,有七八万之众,东吴仅五万人,又是下游作战,态势不利,但吴国国力较强,加上新取得荆州,士气高涨,人心依附。

参考文献:《三国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