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面对死刑的三种抉择(一)

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被投入了死牢。

这一刻他才切身地感受到一句话,叫“伴君如伴虎”。从他23岁风华正茂成为博士弟子员,然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官开始,到他48岁被汉武帝投入死牢为止。中间25年的岁月啊,司马迁跟在汉武帝身边的时间要比家人还长,从帐门执戢,牵马执鞭,到以背为案,出谋划策,中间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司马迁兢兢业业,一心一意的给汉武帝当了25年的文秘兼保镖,汉武帝也是非常欣赏和喜欢司马迁的才华和忠诚的,伺候了25年,不要说人跟人了,就是人养条狗都会有感情的,但是,只是因为司马迁一句不违心的话,触怒龙颜,落得个要被砍头的下场。

这是真正的“伴君如伴虎”啊,无情是统治者的本性啊,在死牢里司马迁真是如醍醐灌顶,人世如梦境,恍然梦醒,大彻大悟。在他的格局不断提高,他的肉体不断坚实,他的阅历不断丰富后,又增进了一大步,将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个体,看待人性的思想,更加深刻,深入骨髓,以至于后来的《史记》中,增添了很多的个人情感和通透的解析,作为一部史书来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这又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咱们再聊回西汉的死刑,其实西汉的死刑还是有三种选择方式供死刑犯选择的。这第一种,就是被砍头。(有点废话)这第二种,就是出50万钱(相当于现在的15万人民币)捐作国家建设,可以免除死刑。那么第三种,就是接受宫刑,自此留下性命,除去人根。

那么司马迁是如何面对这三种选择的,咱们首先来看这个死刑,被砍头。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可以说司马迁完全可以舍生取义,慷慨赴死,像文天祥一样,给后世留下一个“刚正”的名节,而且纵观中国封建历史,知识分子们有一座精神丰碑,碑文是“士可杀不可辱”。所以,被砍头,应该是司马迁的考虑范围。因为这样,既保留了尊严和气节,又维护了名声和门楣。

但在大牢里的司马迁,他的思想境界已然是超脱的境界。而且在他心里还有着极其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有一部分是他父亲赋予他的,但更多的是他在游历中,那种天人感应:沉默的古迹和孤独的旅人,相互凝望,悠远的传说和眼前的故事,时空重叠,他逐渐感知到天地所赋予他的使命,他需要去记录,去描述这三千年的世间之事。所以,他不能死。因为记录还未完成,使命还未完成。他在《报任安书》里有这样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留下名节的死,也不过如鸿毛一般,与蝼蚁之死无异。可是留下性命,完成使命,之后再死,才是真正的重如泰山。所以司马最后否定了这个选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