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宝亲王弘历住在那里?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皇四子弘历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成婚,富察氏被册立为他的嫡福晋。这对历史上有名的恩爱CP开始了他们幸福的家庭生活。

清 孝贤纯皇后 绣花卉火镰荷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为乾隆帝所绣火镰荷包,

其上花卉纹样由鹿尾细毛制做的绣线绣成

按照宫中此前的成例,皇子成婚后应该奉旨搬出紫禁城,在皇父赏赐的宅邸中开府单独生活。那么,作为皇子的弘历在紫禁城中生活在哪里?他成婚后的小家又在哪里?是不是像他的父亲雍正皇帝一样,在即位前拥有一座王府?今天我们就简单地说说这个问题。(文末有彩蛋)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驾崩,皇四子胤禛继位,第二年改元雍正。时年十二岁的弘历成为皇子,正式进入紫禁城生活。他在这座城中的第一个居所,是位于乾清宫东南方向的毓庆宫。

俯瞰毓庆宫

与他同时搬入毓庆宫的,还有他的五弟弘昼。居住在毓庆宫的这段时间,弘历跟随文华殿大学士朱轼等师傅读书,每天过着清代皇子“标准的”繁重的学习生活:寅刻(凌晨三点至五点)起床,一直读书、习武到申刻(下午三点到五点);全年只有元旦一天假期,除夕都要上课半天……故宫博物院藏的《雍正帝观花行乐图》,据学者考证,其中的小皇子形象应该就是弘历,从画中人物的年龄看,这大约就是生活在毓庆宫时期的弘历。

清 雍正帝观花行乐图(局部)

五年以后,十七岁的弘历要成家啦。可是,雍正皇帝并没有像自己的父亲康熙皇帝一样将儿子一家分府出宫,而是将他们留在紫禁城里。他为弘历选择了一处居所——乾西五所中的二所。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陌生?我们就先用乾隆皇帝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

“宫殿之制,乾清、坤宁二宫为紫微正中,左右各二永巷,每一永巷以列次三宫,斯为十二宫。其后东西以次各列五所,重华宫则昔之西二所也。雍正年间,予蒙赐居于此,即位后应升为宫”

清 青玉曹文埴书御制重华宫记册(其一)

就是说,在内廷中,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正中,两边安排东西六宫,东西六宫的后方(即北边)各设五所,分别称为“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所谓“所”,是一闭合独立的院落,每一所规模相同,东西向并列。乾西五所由东向西,称头所、二所、三所、四所、五所。在皇父的安排下,弘历与富察氏就在乾西二所成婚、安居,一直生活到弘历继位为止。

重华宫内景

对于雍正皇帝为何不赐弘历府邸出宫居住,在现存史籍中没有发现明确的记载。但一般认为,由于当时弘时已经去世,雍正皇帝膝下成年的儿子只有弘历、弘昼两人,对于子息艰难的皇帝,不论是于公于私,都不舍得让儿子离开,更何况是自雍正元年就已经密定为皇储的弘历。

弘历在乾西二所生活期间,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受封为和硕宝亲王,当时清廷对准噶尔战事未定,又恰逢苗疆不安,雍正皇帝便令弘历与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大臣一同署理相关事务,弘历开始逐步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处理中。在家庭生活上,先后纳侧福晋乌拉纳喇氏、高佳氏,还有富察氏、苏佳氏、金佳氏、陈氏等侍妾,诞育了永璜、永琏、永璋三个儿子。

按照前面所引用的乾隆皇帝自己的解释,在他继位之后,乾西二所“应升为宫”,即重华宫。故宫博物院现存的重华宫一区建筑形式基本保持了乾隆时期的面貌。院落前后三进,正门为重华门,第一进院落正殿为崇敬殿,第二进院落正殿重华宫,两侧配殿为葆中殿、浴德殿,第三进院落正殿翠云馆。

重华宫外景

重华宫

▲点击进入重华宫

根据现存清宫档案,我们可以看到从乾隆元年(1736年)皇帝谕旨“预行备料,择日开工”开始,至乾隆十年(1745年)最后为各殿制作安装“铜字龙边匾,俱写满汉字”为止,十年间,乾隆皇帝集中设计、修缮、布置了这一区域的建筑和室内装修、陈设,将重华宫改建成为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群。

自此之后的四十余年,乾隆皇帝每年元旦、除夕都要来这里坐坐,每个新正都要在这里侍奉皇太后用宴席,在这里做新春试笔,在这里小宴大学士、内廷翰林,与他们作诗连句,饮用著名的“三清茶”。在重华宫中存放着一对大柜,那是孝贤皇后与弘历成婚时的嫁妆,乾隆皇帝将皇祖康熙、皇父雍正以及太后赏赐的物品和在潜邸日常穿用的物件都收藏在其中,这样细腻的安排和绵长的思念,是对乾隆皇帝性格与情感最好的诠释。

清 乾隆御题《三清茶》青玉盖碗

在改建乾西二所的同时,乾隆皇帝将乾西头所改建为漱芳斋,乾西三所改建为重华宫厨房,乾西四所、五所拆建为建福宫花园。整个乾西五所变成了集筵宴、起居、礼佛、娱乐为一体的完整功能区域。

从上面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到,弘历在成为皇四子后,先后在紫禁城中的毓庆宫与乾西二所居住,在皇宫外并没有独立的府邸。登基成为乾隆皇帝后,乾西二所成为他认定的潜邸,并按照雍和宫的成例升为重华宫。所谓“宝亲王府”,是一个从概念到史实都不曾存在的误解。

“重华宫”中的“重华”一词,出自《尚书·舜典》“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是说舜继承尧位,使尧的文德重放光华。乾隆继位后鄂尔泰、张廷玉奏请以此为潜邸命名,乾隆皇帝虽知其颂圣之意,但更看重其中效法圣王、发扬父祖的意味。所以他把这个名字当成一种承诺,数十年勤于政务,“恐有言行不符,致负初心”,直到要归政成为太上皇之前,才写下《重华宫记》,讲述这所“少而居之,长而习之”的宫殿与自己极其特殊的渊源。

清 青玉曹文埴书御制重华宫记册(其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