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老北京城是如何一步步被拆掉的

老北京的民间

流穿着这样的一句老话:

"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內九外七皇城四说的是老北京的城市布局,

而九门八点一口钟说的则是北京城钟的民间故事。

一句话十四个字囊括了北京外城、内城、

紫禁城三重总共二十座城门。

经历了数百年的天灾人祸战火,

老北京的古城墙和城门大部分被保留下来了,

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除紫禁城外,

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进行大规模的拆除,

只留下了极少数城门。

到六十年代,

恐怕连那极少数遗留下来的城楼、

城门也成为改善交通,修建地铁的牺牲品。

內 九

内城九门比较重要,

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

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东直门(走砖瓦、木材车)

东直门位于内城东垣北侧,

即今东直门立交桥西侧。

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

明代永乐年间改称东直门。

明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

瓮城、箭楼、闸楼。

1915年,

因修筑环城铁路将瓮城、闸楼拆除,

于箭楼后部两侧建“之”字形砖蹬道。

1927年将箭楼拆除,

仅存箭楼台基,台基于1958年拆除。

1950年在东直门城门北侧开豁口,

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东直门城楼。

西直门(走水车)

西直门西直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

元代称为“和义门”,

明英宗正统年间改名西直门。

北京内城九门中,

西直门的规模仅次于正阳门,

西直门是北京最后一座保存完整的城门,

1969年因为修建地铁,

将宏伟的城楼、箭楼、闸楼、瓮城一并拆除。

朝阳门(走粮车)

朝阳门位于内城东垣南侧,

即今朝阳门立交桥处。

元代称齐化门,

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

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

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

1900年朝阳门箭楼被日军火炮击毁,

1903年重建,

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拆除瓮城。

1956年10月16日的《北京日报》对朝阳门的拆除原因做出了解释

“由于年久失修,发现墙身多处下沉、裂缝,

部分柱子向外歪斜,

飞檐和柱子接榫处很多糟朽,

南面楼门劈裂下来。

如果不拆除,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1956年10月9日,朝阳门城楼拆除完毕;

1958年,箭楼拆除完毕。

朝阳门痕迹荡然无存,

拆除前声称将要保存

留待后用的原建筑构件也在“文革”中散失。

阜成门(走煤车)

阜成门位于内城西垣南侧。

又称平则门,

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

此门离西山最近,

而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

又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

煤车都从此门进城,故有“煤门”之称。

70年代修建环城地下铁路,

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将护城河填平为路。

崇文门(走酒车)

崇文门,

位于北京内城南垣东侧,

距正阳门约三里,

是内外城通衢的孔道之一。

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崇文門多走酒車,

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

再到崇文门上税。

1900年,

崇文门箭楼在义和团之乱中被英军开炮击毁,

1920年拆除。

1950年拆除崇文门瓮城。

1966年拆除崇文门城楼,

发现该楼为明代所建的大木结构,

木料为金丝楠木。

其中部分木料后来

用于故宫和天安门的翻修工程。

宣武门(走囚车)

宣武门位于北京内城南垣西侧,

原称顺承门,俗称顺治门、顺直门。

宣武门于永乐十七年

扩建北京南城墙时修建,

沿用元大都城顺承门之名,

民间谐音俗称为“顺治门”。

正统朝时重建城楼,

增建瓮城、闸搂、箭楼,并改称宣武门。

清代在宣武门外菜市口设杀人刑场,

故宣武门多走死囚囚车,

在城门洞顶上刻有“后悔迟”三字,

民间称作“死门”。

1927年拆毁宣武门箭楼,

1930年拆除宣武门瓮及箭楼城台,

1965年拆除宣武门城楼。

德胜门(走兵车)

德胜门位于内城北垣西侧,

城楼的位置在今德胜门立交桥南端。

明朝初年将元大都健德门改称德胜门,

寓意明军以德取胜。

洪武四年改筑北京城垣时向南移建动五里,

当时建有箭楼、门楼、瓮楼等建筑。

1915年拆除瓮城。

1921年拆除城楼,1955年拆除城台。

因该门瓮城南北进深很长,

箭楼位置比安定门箭楼偏北50余米,

未阻挡地铁施工,因此未被拆除。

1979年拟拆除箭楼,后得以保留。

安定门(走粪车)

安定门位于内城北垣东侧,

即今安定门立交桥正中处。

元代称为安贞门,

明洪武元年(1368)改名安定门,

因为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

因此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拆掉瓮城和闸楼,

1969年,安定门城门及箭楼被拆除。

正阳门(走“龙车”)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

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

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

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

城楼在当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

现在的正阳门是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的。

为改善交通,

正阳门瓮城在1915年

被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拆除。

1949年后,正阳门曾被北京卫戍区占用。

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

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1980年代腾退。

外 七

东便门

东便门,

北京外城七门之一,

位于外城东北角。

嘉靖时修筑外城,财力不足,

因此在此处将内城东南角楼包入,

留一临时性城门作为出入通道,

故未命名,

及至建成10年后才命名为东便门。

30年代东便门失修拆除瓮城、箭楼,

1958年修建北京火车站时拆除城楼。

西便门

西便门位于外城西北角,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西便门城楼、箭楼、

瓮城于1952年拆除。

1966年修建环线地铁,

拆除附近的部分城墙。

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

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

并在外城相接原址复建了“八瞪眼”箭楼,

保留了7处断面遗迹。

左安门

左安门位于外城南垣东端,

俗称江擦门,

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即北京外城建成的时间。

20世纪30年代,

左安门箭楼被率先拆除;

1953年,瓮城、

城楼和箭楼城台被相继拆除,

护城河被取直。

至于城砖的去处,

1958年在王昆仑于当年2月

提交给北京市委的一封信中则说:

“外城城墙是没有什么

历史文物价值足资保留的……

各区都在填垫坑洼,

修浚明沟,改造厕所,

需要土源和城砖。

可尽先分区发动义务劳动,

按必要地带就近进行拆除。”

后来,也的确这么实行了。

右安门

右安门,

位于北京外城南垣西端,

是北京外城七门之一。

其城楼、瓮城、

箭楼的规制与尺寸同左安门相同。

1956年拆除箭楼、城台及瓮城,

1958年又将城楼拆除。

永定门

永定门位于位于外城南垣正中,

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外城的正门,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

寓意为“永远安定”。

1544年增建的瓮城,清乾隆年间重建瓮城。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

拆除永定门西侧部分城墙,

将原在城外马家堡的

京津铁路终点站移至天坛。

1901年修建前门火车站时

又在城门东侧增开豁口,

铺设新路轨。

1951年为改善永定门交通,

拆除了瓮城和东西两侧的城墙。

城门及箭楼于1957年被拆除。

广安门

广安门位于外城西垣正中偏北。

明代称广宁门,又为“彰义门”,

清朝道光年间

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现名。

乾隆三十一年,

以该门为南方各省进京的主要通路,

提高了城门规格,

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

广安门瓮城及箭楼于1940年代拆除,

城楼于1957年拆除。

广渠门

广渠门位于外城东垣正中偏北,

曾称大通门,又称沙窝门,

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

公元1629年11月,

皇太极率军攻打北京,

明朝名将蓟辽督师

袁崇焕率精兵九千星夜驰援京城,

赶在皇太极之前抵达广渠门外,

击退皇太极大军。

1930年代日军占领时期将箭楼拆除,

1953年为道路通畅拆除了城楼和瓮城。

皇 城 四

大清门

大清门位于皇城天安门之南、

内城正阳门之北,城市中轴线上。

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

又称“皇城第一门”,

始建于明永乐时期,初称“大明门”,

清顺治元年改名“大清门”,

民国元年改名“中华门”。

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了中华门,

1976年在其遗址处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地安门

地安门,俗称“后门”,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北安门,

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

景山以北,鼓楼以南。

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

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

1954年起,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

地安门及其雁翅楼一并拆除。

东安门

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中间偏南处,

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

其门西对宫城之东华门。

东对玉河之“皇恩桥”。

1912年袁世凯所唆使的“壬子兵变”之中,

东安门被烧毁。

1926~192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拆皇城墙,

将东安里门一并拆除,

玉河被填平成为南、北河沿大街,

东墙址陆续为居民占据,建满房屋。

西安门

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处。

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

明宫城西侧有大片水面,

无法由西华门向西直线通行,

所以西安门与东安门不在一条直线上。

1951年因附近摊贩不慎失火,

西安门被焚毁殆尽,

所幸此前有楠木模型存世。

林语堂曾说过:

“一个城市即使尚未臻于完美,

人们也依旧会喜欢它,

还要留恋其旁的山峦,河流。

即使人们很少去游览,

有关那些胜地的古老故事

也会使整个城市充满活力。”

只是胜地不再,

那些古老的故事

是否还会被人所记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