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绝不是偶然,兵力不实取胜关键,主要靠这种方式耗死对手

在现代战争中,科技是影响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科技优势的一方将取得巨大的优势。而在冷兵器时代,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走向的仅仅是人数的多少,虽然历史上不少以少胜多的战役都能名垂青史。但大多数时候,人多的一方占据了绝对优势。

兵家有言:截其粮,断其源,贼可擒也。在战争中,保障军队的后勤是至关重要的,每逢战事,都得有大量的劳动力为军队的提供后勤保障。以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为例,双方参战军队共六十万人,可是后勤保障人员却多达三百万。共产党军队用手推车,国民党军队用大卡车,为他们的军队输送后勤物资,而国民党后期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后勤补给上的不足,因为人心都已经尽失,没有民众支持的军队想打胜仗很难。

而历史上秦国伐楚,则更是一场依靠后勤取得的胜利。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军进攻楚国时,楚国早已排兵布阵,等待着秦军的来临。根据史记的记载,秦军出兵共60万,其中包括了后勤部队,按照3个民夫可以负责一个士兵的伙食的情况来计算,实际参加作战的部队只有15万。而王翦的一大战略思想就是消耗战,王翦深知楚兵50万,不可强行攻城,而楚国最终会因为战争消耗过大不战自败。王翦率军和楚国对峙了一年多按兵不动,而最终也如王翦所想,楚国因为断粮士气涣散,溃不成军。

其实最初也有人想过用牲畜来替代人力运输粮草,但是牲畜限于地形,许多时候并不能达到翻山越岭的效果。并且在那个年代,耕牛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商鞅变法中其中有一条便是保护耕牛,所以利用牲畜进行运输的想法也没有实现。

除此之外,秦国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在当时可谓是十分先进的政策。行军的路途中都留下了秦国开辟的道路,在战国后期,许多运输是由车辆来进行的,这大幅缩短了运输的时间,使前线的物资得到了充分保障。

有些人认为大秦的建立靠的全是暴政的压迫,其实不然。秦国在诸如交通政策和士兵训练以及政治外交方面都做到了当时领先世界的水平,秦国在当时可谓是兵精粮足,富甲一方。而正因如此,才会有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的诞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