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操以一万精兵,大破袁绍十万铁骑,全靠这三人!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建安5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在此展开战略。

曹操奇袭袁绍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继而击溃袁绍主力部队。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袁绍,曹操双方的力量转换。

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之战,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但它实现了地方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于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而奠定了基础,当然此战论功,不得不提的便是,荀_,荀攸,许攸这三人!

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地名),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

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绍军,斩杀颜良。

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合,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_。而荀_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作战!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

荀_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

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次拒绝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的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