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3权臣之命运

(说历史的女人——第567期)在中国古代史上,两汉时期的政治形态可以说是培养权臣的最好土壤。一方面是因为皇帝这一脉本身的问题,要么是皇帝早死,小皇帝继位,要么是皇帝绝后,从同族中另选继承人,这本身就是引发朝局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继位的小皇帝太小,而小皇帝的老妈又担心自己儿子的帝位受到威胁,于是干脆自己跳出来干政,结果就是重用娘家人,建立了另一个势力圈子,即外戚,而外戚则必然干政。还有第三方面就是宦官,在两汉时期,这个宦官的势力也不容小瞧,尤其在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势均力敌,成为控制皇帝的魔手之一。

总之,两汉在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培养了好多个权臣,今天我们着重来看看两汉时期最有名的3大权臣,其中一个死后全族被诛杀,一个死后头颅成为收藏品,一个死后被暴尸街头。具体是谁?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两汉三大权臣之一:霍光。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霍光本人长得很英俊,史载中他是个美男子,不过他在仕途上能够取得发展,这个引路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名将霍去病。因为霍去病的缘故,汉武帝爱屋及乌,对霍光也很器重。不过霍光本人也很有才干,办事能力很强,因此深得汉武帝的重用,在汉武帝临终前,已经官拜大将军的霍光还被指定为四大托孤重臣之首。

不过在汉昭帝时期,这四大托孤重臣因利益发生内斗,最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都出局,仅剩霍光一人。再加上汉昭帝对霍光非常信任,这就使霍光不可避免地独揽大权。一个人手中的权力太大的时候,就难免专权,于是霍光的权臣形象被推上历史舞台。

但霍光真正做出被非议的权臣之事,则是在汉昭帝去世后。汉昭帝于公元前74年驾崩,但是汉昭帝生前无子,这就导致没有直系的继承人。作为权臣的霍光就做主从刘氏宗族中挑了一个继承人,即昌邑王刘贺。

但是这个刘贺继位仅27天,就被霍光再次给废掉。在古代,大臣行废立皇帝的事,那是带着某种说不清的嫌疑的。另外,此事说来也怪,霍光在选皇帝人选的时候,难道没有考察刘贺吗?实际上,刘贺在继位之前,其能力和声誉也并不是太好。那么霍光是不是也太不负责任了呢?或者说霍光的本身目的是什么呢?难不成就是想立一个不勤于政事的皇帝?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因为只有立一个贪图玩乐的皇帝,霍光才能独掌大权吗?

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有点失控,刘贺倒是如霍光所愿,真的不务正业,荒淫无度,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这刘贺似乎不太好管理。这恐怕才是霍光废掉刘贺的原因。

霍光废掉了汉废帝刘贺后,又选了一个皇帝,即汉宣帝刘询。不过刘询的表现,却坐实了霍光权臣的名头。因为汉宣帝刘询虽然表面上对霍光是言听计从,十分信任,但实际上在内心深处,他对霍光是非常恐惧或者担忧的。因为霍光毕竟是行过废立之事的人,况且他大权在握,汉宣帝也不敢保证霍光不会在某一天废了他,所以汉宣帝对霍光的态度,那是面如春风、心如利剑。史载说汉宣帝与霍光同行时,感到“如芒在背”。

照这种感觉来看,汉宣帝早晚要拔掉这根芒刺,果然在霍光死后两年,汉宣帝便找了一个借口,以谋反罪将霍光全族全部诛杀,儿子、孙子、女儿、甚至与霍光家族有关联的霍氏亲戚全部都没放过,诛杀近千。

两汉三大权臣之二:王莽。

王莽起家跟霍光虽然略有不同,但追根究底还都是靠娘家人。不同的是霍光靠的是重臣霍去病,而王莽靠的是皇后或皇太后王政君。裙带关系是升官的最佳捷径,王莽因为王政君的照顾,二十多岁都已经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了,而且此人极会做人,情商极高,获得朝臣一片赞誉,王莽从此之后不断积累了非常可怕的政治资源。

王莽成为无可替代的权臣,要从公元前1年开始。汉哀帝去世后,因没有儿子继位,于是王政君把皇帝的传国玉玺攥在自己手里,同时威逼群臣举荐王莽做大司马。隐居的王莽出山后,被王政君任命了多项官爵,等于是军政大权几乎集于一身,从此他可是成了没人能够撼动的大权臣了。

但是王莽比霍光名声糟糕的原因在于,霍光只是独揽大权,但是却没有觊觎帝位之心。可是王莽不同,这人天生就有枭雄之志,野心勃勃。从他立皇帝的角度就能看出来,偏选那种明显不能理事的人选做皇帝,其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让他自己的权力继续过渡,直到可以自己做皇帝为止。

公元8年,权臣王莽再也不满足于做一个权臣了,他结束了西汉,创建了新朝,自己做了皇帝。但是王莽创建的新朝一代就败亡了。公元23年,农民起义军攻入新朝的都城长安,王莽逃走,但在逃亡的路上被一个叫杜吴所杀。不过王莽的悲惨还要继续,因为他尸体被义军再次斩杀,斩取头颅,悬于城门。这还不算,在新朝彻底灭亡后,王莽的头颅竟然被后来的皇家当做藏品进行收藏,而且是收藏了好几百年。如果公元295年,洛阳武库若不发生火灾的话,那么王莽的头颅应该还会被继续收藏下去。

两汉三大权臣之三:董卓。

不过比起霍光和王莽,董卓应该是把权臣本色发挥最淋漓尽致的一个,当然此人的结局也是最惨的一个。在东汉末年,东汉朝廷因为外戚和宦官两股势力之间发生了严酷的争斗。本身很好解决,但是何进的才能有限,想不到好招,只好求助于另一个野蛮的男人,就是西凉的董卓。说来也真奇怪,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之间也似乎有某种惺惺相惜,当时天下诸侯那么多,何进谁都不找,偏找董卓。

可是董卓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他要比何进有心眼。所以,他带着兵马在洛阳城外等着何进和宦官们拼了个差不多后,然后进城收拾残局,结果董卓就控制了京师。相比何进之无能,董卓倒是手腕强硬,但同时董卓手段也比较狠辣。他用三种方式彰显了一个权臣的强硬和无耻:第一种方式是凭借武力淫威控制了东汉朝廷,以及群臣。第二种方式是,董卓还夜宿龙榻、淫乱后宫。第三种方式是废立皇帝,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是为汉献帝。

此时,汉室皇帝不过是董卓手中的一个玩具,大权尽在董卓之手,他虽然名为臣,实则已经是实际的皇帝。可是如此恣意妄为,尤其是在天下大势还处于纷乱之中时,他此种作为不过是引发天下诸侯的群起而攻。尤其废立皇帝,董卓可以说是名声扫地,遭到反对和痛恨。无论是朝中的汉室旧臣,亦或是各地的诸侯,都对董卓充满了杀心。结果董卓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司徒王允和自己的义子吕布联合处死。

不过董卓死后,其下场可不是单纯一死这么简单。从某种程度来看,董卓死后的情况跟王莽有一拼。王莽死后被割取首级,而董卓死后则是暴尸街头,董卓死后,长安的老百姓都高兴得跟过年似的,纷纷沽酒买肉,聚在一起庆贺。《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说:“长安士庶咸相庆贺,诸阿附卓者皆下狱死。”

董卓暴尸长安街头很长时间,都没人安葬。直到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杀回长安,把长安街头董卓的尸体换成王允的尸体,然后把董卓埋葬,但是不知道是天怒人怨还是天气变化无常,天降暴雨,冲开了董卓的墓穴,把董卓的棺材冲了出来,在大水中漂浮。《三国志董卓传》对这细节进行了具体的记载:“傕等……葬卓于郿,大风暴雨震卓墓,水流入藏,漂其棺椁。”

结语:总的来看两汉这三大权臣之命运,基本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是在权臣之位时,对自己欲望的控制。死后全家被诛的霍光,虽为权臣,但还基本能节制自己的权利欲,同时利用权力为朝廷和老百姓也算是办了一些好事。所以他死后,虽然被诛全族,但其本身的荣誉并没有被彻底剥夺,他依然可以安葬在茂陵,另外仍然被列为十一名功臣之首。

相比之下,王莽和董卓则惨多了,王莽不满足权臣之位,开国称帝,却不能长久,终究兵败被残杀,头颅还成为后世皇帝的收藏品,大概都是收藏着作为一个警示用的吧。而董卓则最不堪,在权臣之位,行的不是如霍光做利国利民之事,干的全是祸国殃民之事,故而他的结局最惨,可以说是天怒人怨,连死后都不能安宁,墓穴也要被大水冲毁。由此可见,一个人无论何时,都该学会控制自己邪恶的欲望,不然坏事做尽,岂能不遭天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