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为何要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看来这次鲁迅是真错了

鲁迅的确说过这句话,而且这句话说过就是说过,没有必要为其找各种理由开脱。尽管鲁迅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但他处于乱世,因为一些时局和思想的原因,说一些比较激进的错误言论情有可原。

除了“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之外,鲁迅还说过很多关于取缔汉字,用拉丁文、英文、拼音等代替汉字的言论。我在下面简单的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鲁迅当年究竟是多么想要废除汉字了。

1934年8月,鲁迅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1934年12月,鲁迅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进而表示:“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1935年12月,鲁迅在《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中指出:“中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一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方块汉字,方块汉字难认、难写、难学 ......”

通过以上这些言论,再结合“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就足以证明,鲁迅的确是非常想要废除汉字的。

既然证实了鲁迅确实想要废除汉字,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为什么如此“激进”呢?而且他自己都是在利用汉字对人家口诛笔伐,他为何要对汉字这么痛恨呢?

其实这一切都要跟他的政治立场有关。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革命军纷纷响应,11月,革命军攻入杭州,绍兴人民欢欣鼓舞。在绍兴开元寺举行的迎接光复大会上,鲁迅被公推为大会主席,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然而辛亥革命却没有彻底的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最后革命成果还被前清势力北洋军所掌控。袁世凯在任期间,又逐渐的将“临时大总统”的“临时”两字去掉,然后慢慢进行独裁统治,最后甚至称帝。

鲁迅作为拥有先进思想的人,自然要跟这种守旧主义斗争到底。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鲁迅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报上发表了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由此他参加了《新青年》报的编辑,并且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先进人士。

随着新文化运动(1915-1923)的不断开展,鲁迅逐渐也成为了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以各种刁钻的角度抨击了“节”、“烈”、“孝”等封建礼教,批判了以“学衡派”为代表的尊孔复古主义,表现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鲁迅这种以“笔”为武器的狂人,自然引起了北洋政府的嫉恨,他的名字也很快列入了北洋政府的统计名单。很多人说北洋政府之所以不杀鲁迅,是因为鲁迅一直住在租界,甚至还有的是说北洋政府不杀文人。

其实不然,鲁迅一直都是孙中山阵营的,也就是国民政府的,他所居住的上海,是国民政府的地盘。当然了,北洋政府覆灭后,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政府,也对鲁迅进行了通缉(这里说一下,蒋介石属于叛变革命,他与孙中山的理念不同)。

1934年蒋介石在疯狂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的同时,又鼓吹所谓礼义廉耻为准则的“新生活运动”,再次掀起尊孔读经的逆流。文化教育界的尊孔复古派蠢蠢欲动,重弹“文言复兴”的老调。

于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争论又开始了,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语言的论证。本来鲁迅在这场斗争中是倾向于白话文的,不过在关于语言的论证上面,鲁迅却认为应该废除汉字,全民学习西方语言。

当然,经过历史的证明,鲁迅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现如今汉字经过孔子学院的传播,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使用,而我们也因这特殊的字体而自豪。

不过也不能因为鲁迅这一个错误的观点,就将鲁迅整个的功绩给否定掉。鲁迅这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为人民战斗着,为三民主义的实现而奋斗着,他不畏强权,敢于抨击封建统治下的北洋政府、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