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政治理论,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呢?

导语:张居正的政治理论,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呢?

关于政权的合法性,公羊学派主张“天”、“地”、“人”三者得在同一时间具备。即是说一旦三者在同一时间内具有合法性,所建立的政权就具有合法性,其所拥有的政治权力也就具有合法性。关于“天”、“地”、“人”三者具体的含义,公羊学派从义理的层面进行了逐个阐释。“天”被古人看成神圣,具有主宰万物的强大而神秘力量,它是超自然的,看不到摸不着,只能用心感受得到,在自然界的祥瑞和灾难中得到验证,因此要想实现政权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征求上天的同意显得是必不可少的。“地”被解释为代表某一特定阶段历史与文化的发源地,也就是说一个政权的建立,必须得到历史与文化的认可,否则它就不可能具有合法性,其政权及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只能是非法的。

“人”就是指政权统治下成千上万的民众,一个政权的建立必须得民心,使天下百姓能够认可和拥护它,否则它只能是非法的,其所拥有的政治权力也不可能合法。公羊学派所讲的政权合法性必备的三条件其实就是儒家开山鼻祖孔子提出“王道政治”,简单说来,也就是国家机器的运作、国家政治制度的制定与国家政令的发布必须要严格按照“天道”、“地道”、“人道”这三个规律。“天道”是指宇宙之中包罗万象永恒不变之规律,“地道”是指政权统治下这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与历史传统,“人道”是指君王要行仁政得民心。在理想状态下,君王和众多官员要严格按照这三大规律勤于政事,各种国家制度和政令要按照这三大规律来严格制定,这样就实现了孔子心目中所谓的“王道政治”。

上面所讲“王道政治”可以得知,政治统治只有严格遵循了“天道”、“地道”、“人道”三大客观规律,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也就是说,真正的“王道政治”是将天道、历史、民意三者相融在一起的,它才能将非法的统治“权力”转变为合法的统治“权利”,全国民众才会自觉的服从其统治并自愿承担其统治分配给个人的相应义务。反过来说,如果其政治统治没有将天道、历史、民意三者相融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它不具有“三重合法性”,其统治合法性就会遭广大民众质疑,其统治地位就会岌岌可危,紧接着就会出现政治与社会秩序混乱。

综上所述,儒家所大力宣扬的“王道政治”从本质上说是解决国家政权合法地位问题的良方,目的是通过成功实现国家政权获得合法地位,从而确保其政治统治符合法、理、情,进而使其统治区域达到长治久安。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孟子公孙丑上》)此语句来至于《孟子》,意思说那些有毒的思想学说如果从心里产生,就会危害到政务,假如在政务中表现出来,就会在办理事情过程中造成危害。假如现在又有圣人出世,同样会认为我的见解是正确的。此意思若反过来讲是,那些对人有益处的思想学说一定能够对政治有好处,相应产生好的效果,在孔孟“仁爱”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所谓“循吏文化”,就是一种对人有益处的思想学说。

关于历史上从两汉到清朝的循吏,余英时先生曾经做过专项研究,“指出他们的成就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1.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2.教育;3.理讼。”在国内,也有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同样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胡兰在自己的毕业论文(正史《循吏列传)立传标准探析)中,从纵向的视角观察,对“循吏”的特点演变进行梳理与归纳,得出六大特点最为典型,具体是:“廉洁、诤谏、仁义、兴利、施教、理讼”。“重用循吏,慎用清流。”这是张居正的用人心得与用人原则。张居正认为对于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应该给予重用,然而对于那些总把道德放在首位,说的多,不办事或很少干成事的人要谨慎使用。通过这些可以得知,张居正心中的“循吏”,应该具有仁义、兴利、廉洁、理讼等四大典型特点。他依照自己心中丈量官员的尺度,打破以前历届首辅用人的条条框框,选拔无数循吏,组成了自己的循吏政府,形成了万历初年的“循吏政治”。“循吏政治”从出发点到落脚点,整个过程都是以致力于国富民强为终极目标的,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追求国富民强的政治文化。

大明王朝经过嘉靖、隆庆二位皇帝殆政,又加上朝廷大臣之间激烈的朋党之争,国家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挣扎在贫困的死亡线上。在这样危机的关头,张居正出任首辅,主政内阁。他心系国家与黎民百姓,践行心中的政治伦理信条,致力于国富民强,提拔与重用循吏,积极进取,大胆革新,成功将万历新政推行十年。短短十年的革新与奋进,张居正和他的循吏政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功地实现了“国富民强”这一终极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经过历史反复验证的金科玉律,一个朝代只有选拔与重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循吏,才能真正的实现历代统治者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国富民强”。张居正深谙此道,号准了时代的脉搏,化解了大明王朝的危局,成就了自己,实现了明王朝的中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