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后背刺4个大字,我们念错了900年,其实不是精忠报国

“南宋无相,北宋无将”这是大家对宋朝的评价,宋朝没有唐朝的盛世恢弘也没有强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宋朝的君主更像是偏安于一隅城主,没有广阔的胸襟和抱负,在碌碌无为的君主手下多的是如秦侩、高俅之辈。

岳飞却以一种“救世主”的形象出现成为了官场的一股清流,刚开始岳飞也只是军中的低级将领,在一次战败突围后一路由北向南走到了自己的家乡。不知岳飞当时目睹了什么样凄惨的场景才让这位爱兵入子的将军写下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的话语。

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家中年幼的孩子与孤苦无依的妻子和母亲,与孟母一样岳飞的母亲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人,深知男儿血性当“保家卫国”不仅劝岳飞去。兵荒马乱的年代需要一支像“岳家军”一样的铁胆雄兵。

但是无论是朝臣秦侩还是高宗赵构都不希望岳飞收复河山光复山河。秦侩怕的是岳飞劳苦功高有朝一日取代自己,而高宗怕的是迎回徽钦两帝自己被降为康王,如此朝廷如此君主当真也只能是浪费了岳飞一片报国之心,将士沙场百战死可是他终究死在了自己的主君手中。

据传,当年秦侩不仅是想要杀死岳飞,在将他投入打牢以后极尽侮辱之事,在古代以“衣不蔽体”为耻,而秦侩却不允许岳飞身着上衣。在岳飞将上衣脱下以后“尽忠报国”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岳母在儿子出征前在他背上刺的这四个字,伴随了岳飞一生。

他的一生也在践行着这四个字,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伤病与牺牲换得国家宁静,换得一方祥和,战死沙场是军人最好的归宿“马革裹尸”是将士最高的荣耀,可是他终究是没有这个荣幸,但是却践行着母亲的谆谆教导与期待。

后世多以为当年岳母提的是“精忠报国”甚至许多电视剧都是这么拍的,其实不然“精忠报国”是宋高宗亲手所书送给岳飞的字,皇帝希望的不是收复河山也不是为自己当牛做马可以保全自己在皇位上坐的安稳,对皇帝而言名族大义终究没有眼前的功名利禄来的真实,终究岳飞没有如他所愿收襄阳、进中原,却也因为他而功亏一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