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鬼谷子关门弟子 千古一帝御医 日本前首相称他为国父

自秦以来,我国历史上能够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寥寥无几。最无争议的当属“秦皇汉武”,国政始于始皇,疆域开拓于汉武。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集权制国家,居功至伟,他书同文,奠定了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础,即使现在方言众多,十里不同音,通过汉字这个纽带,各地交流起来,绝无问题。汉武帝独尊儒术,让中华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如果说,始皇使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那么汉武帝则给予了这个民族屹立千秋的自信。在四百多位皇帝中,若要选出四名“千古一帝”,秦皇汉武当仁不让位列其中。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能与“千古一帝”一起建功立业人绝非等闲之辈。或者说,被千古一帝看上,重用,留着身边的人都有几把刷子。

鬼谷子,具有通天彻地的智慧,他教出的弟子各个都是风云人物。有挂六国相印的苏秦,破六国联盟助秦统一的张仪。兵圣孙膑、庞涓,战神白起、李牧,名相商鞅、李斯……。鬼谷子弟子500余人,他们掀起战国风云,牵扯诸国命运,左右历史走向。鬼谷子弟子众多,都出类拔萃,身怀绝技,然后能得善终的寥寥无几。其关门弟子——徐福是少有得善终弟子之一,他也被认为日本第一代天皇。

徐福,是鬼谷子关门弟子。鬼谷子这个人既神秘,每个弟子都只教一门领域技术,不教徐福纵横捭阖,不教治国谋略,不教论辩智术,不教兵家计谋。只教其炼丹技术,医学,天文,航海,辟谷、养生等当时被认为旁门左道等本领。

对于徐福事迹,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徐福东渡了。徐福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皇一统中原,问鼎天下后,希望长生不死,开始求长生不老药,以生生世世统治自己国家。此时,巧舌如簧徐福以方士身份出现在始皇面前,凭着其医学知识、炼丹术及养生术赢得始皇信任,被任命为御医。

在秦始皇一次东巡泰山封禅后,大约在公元前219年,徐福投其所好向其游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中有神人居住,有长生不老药。始皇赏其大量金银财宝,让徐福入海求仙。徐福一共出海两次,第一次寻仙未果,此时秦始皇正在进行焚书坑儒,徐福不在中原而躲过一劫。他空手而归,谎称仙药以得,却被海中大鱼挡住去路,秦皇信以为真,派兵猎杀大鱼(鲨鱼或鲸鱼)。联想到现在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爱基摩斯人捕鲸原始捕鲸方法,秦兵猎杀大鱼是有可能的。

公元前210年,徐福又率3000童男童女,能工巧匠,粮食,医药,衣履,农具,五谷种子,书籍等用品再度出海寻仙。这次徐福一去不复返,消失在历史的隧道中,成为扑朔谜团。

那么徐福到底去哪了?中国方面资料,在后世的史书中,《三国志》、《后汉书》均认为徐福去了中国外海东南方向日本,有人认为是台湾。五代后周《义楚六帖》,宋代欧阳修《日本刀歌》明确提到徐福最终目的事倭国(日本)。欧阳修还在书中特别指出,徐福携带大量典籍,免于焚书坑儒运动而在日本得以保留。日本《神皇正统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也从侧面认证了欧阳修的说法。还有许多说法,徐福到了琉球群岛,或者是济州岛,但这些说法不占主流。

关于徐福去向,大多数资料都指向日本。那么日本方面史料是怎样记载的呢?日本正史资料《日本书纪》、《神皇正统记》等,只是提到了有秦人到日本,对徐福家世并没有记载。 而民间资料《徐福古问场》对其家世记之非常详细。日本现在至今还有许多与徐福有关的遗迹,例如徐福宫,徐福祠,徐福碑,徐福庙等五十多处遗址,还有二十多处登陆地点,几十个传说故事。徐福活动痕迹在日本分布很广,富士山、和歌县、广岛县、秋田……。徐福被尊为“司农耕神”“医药神”,日本每年都举行声势浩大祭祀活动。卫挺生《徐福入日本建国考》、彭双松《徐福即日本神武天皇》,都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第一代开国皇帝——神武天皇仲田玄。

对于徐福是日本神武天皇,史学界有很多争议。毕竟徐福东渡到日本时,就有原居民,要说日本人是徐福的后代,也是不准确的。但是徐福到日本时,日本还处于石器莽荒时代,徐福带去了大量文化和先进技术,对日本跨越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福东渡时期,没有指南针导航技术,是以风帆为动力的木船,只具备沿岸航海水平。但是,沿着近海海岸线,徐福航海路线可能是在山东半岛跨过渤海海峡,沿着朝鲜半岛,经过对马海峡东渡到日本。

鉴于徐福对日本的贡献,日本人早已把他认为“国父”,在1975年香港徐福会上,三笠宫(昭和天皇弟弟)动情地说“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和歌山县新宫市市长访华时,将传说中长生不老药——天台乌药的三株树赠送给中国,再次印证了日本队徐福东渡求仙的认同。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多次表示,徐福是羽田家族的祖先。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大家都认为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产主最深远的影响,京都和奈良至今保存大量唐代风格建筑。人们却忽略了,早在鉴真东渡800年前,徐福东渡日本,将日本从石器时代直接带入文明社会,徐福对日本文化等各个方面跨越式的发展起到最关键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