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遇到一个工作难题,原因很奇特:他不会抽烟

1937年12月中旬的一天,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向军区组织部长王宗槐(后成为新中国开国中将)布置了一项新任务:“吕正操带了人民自卫军的主力两个营和一个特种营,来到路西的王快镇进行整训,你代表军区去慰问,并帮助他们整训一下吧。”

这支人民自卫军原属东北军53军691团,大都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忍辱挥泪告别故乡,退居华北。南撤途中,吕正操毅然决定回师北上。途经蒿城梅花镇时与敌激战一昼夜,毙伤日军700余人,此后就打出了人民自卫军的旗号,由吕正操任司令员。

这支队伍刚刚脱离旧军队,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进行整顿。

受领任务之后,王宗槐立即着手准备:筹集了一批饼干、罐头,还有大量的土特产,作为慰问品;让刚组建的军区抗敌剧社20位同志赶排了一台文艺节目,并让每人准备了一顶八路军斗笠。

王宗槐率领慰问团到了王快镇,受到了人民自卫军的热烈欢迎。桌子上放了许多招待香烟,有英国南洋烟草公司的“红炮台”、“白金龙”,都是50支铁盒精装。最次的是国产中上等的“大婴孩”。因为王宗槐不会抽烟,这些烟他很少动。

几天后,王宗槐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找他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一位地下党员为他解开了这个谜团:“自卫军官兵听说八路军里规矩太多,认为抽烟是不良嗜好,因此连烟都不准抽,原以为谣传,这下子见你这个组织部长都不抽,就相信了。他们有顾虑,担心将来改编后受约束,吃不消。”

王宗槐大有感悟。红军里确实有不抽烟这条要求,那是从1934年开展“青年冲锋季”活动开始的,后来这一要求变成了青年官兵们的自觉行动,大家都养成了不吸烟的好习惯。

长征途中,打下贵州桐梓城,缴获的“白金龙”香烟堆积如山,抽烟的可以随便拿,但除了几个年龄大的“老烟鬼”带了一些,其余的都分给了当地老百姓。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帽徽虽然变了,但老传统没有变。青年官兵之间仍然相互监督,很少有人抽烟。王宗槐一直从事青年工作,自然模范带头,所以也一直不会抽烟。

不过,眼下环境变了,任务也变得十分特殊,他认为原先的一些规定也应服从当前大局和工作需要而灵活变动。

为了打消人民自卫军一些官兵的顾虑,增强相关工作的渗透力,王宗槐立即学着抽起烟来。

刚吸烟时他感觉又辣又呛,滋味很不好受,但他把这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强忍着吸进去,吹出来,来人越多,他抽得越凶。这样人来人往,你递给我一支,我给你点个火,烟一冒,话就来了。

在聊天时,他有机会便向大伙解释说:“抽烟损体伤财,八路军里不提倡,但也允许抽,靠自觉,不强迫。”

这一来,很快解除了自卫军官兵们不必要的顾虑,整编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在短短10天内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路西整训结束后,这支队伍便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立足冀中,积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了许多漂亮仗,以后逐渐扩展为冀中军区。

王宗槐率慰问团返回阜平城后,聂荣臻听取了汇报,表示非常满意。

但对于王宗槐开始抽烟这件事,一些青年同志不知内情,批评他说:“你这个部长呀,怎么抽起烟来了?”

王宗槐忙不迭地说:“我改,我改!”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刚刚把烟戒掉,新的任务又向他招手了。

河北张仲翰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叫河北民军,有2000多人,主要是青年学生。这支队伍主动向八路军靠拢。当他们行至阜平东边10公里的东庄时,张仲翰亲自到阜平见了聂荣臻,请求派人帮助整训。聂荣臻指派王宗槐和军区党-委的张达一块去执行这次任务。

王宗槐、张达一行到达东庄后,受到民军副司令张文奎、政训主任边冠三的热情招待。虽然王宗槐好不容易把烟戒掉了,但由于工作需要,他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又抽起烟来了。

他的民军官兵无拘无束地递烟抽烟,双方关系十分融洽。

在此期间,王宗槐还向官兵们反复宣传统一战线政策和红军的光荣传统,使他们深受启发和鼓舞。后来河北民军被编为贺-龙师长领导的120师359旅的一个团。

由于不断执行这种发展统一战线、扩大抗日武装的任务,加上经常接触地方各界人士,王宗槐的抽烟嗜好也由假成真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