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剪灭韩信英布,为何很多功臣不悲反喜?

平民出身的刘邦夺取天下后,杀死了功劳最大的几个功臣,千载而下,这几个功臣之死,尤其是韩信的死,令人十分扼腕。

但是,当时汉家王朝的其他功臣,似乎不这么看。

刘邦称帝的次年,便传出了楚王韩信"造反"的消息,这一消息传来,朝廷上下顿时群情激昂,很多文臣武将义愤填膺,仿佛与韩信有着血海深仇,纷纷高呼"亟发兵阬竖子"!

韩信,这位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年前还统帅着这些将领们中的一部分人打败项羽,底定汉家王朝呢。

几年之后,韩信的悲剧在英布身上得到重演,诸将听说英布造反后,与当初听到韩信造反的消息时一样亢奋,纷纷高呼:"这小子真不地道,居然干出这种事!赶快发兵镇压,抓住这小子活埋了他"! "发兵击之,阬竖子耳。何能为乎!"

韩信、英布,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想打败他们绝非易事。天下已定,这些诸将居然不惧怕再次战争中阵亡的危险;同时,作为大功臣,韩信成为刘邦的剪灭对象,同为功臣的诸将应该物伤其类才是,但是他们不悲反喜,着实令人有些匪夷所思。

刘邦刚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韩信曾经献策:"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郦食其在汉三年说降齐王的时候,曾谈到刘邦"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刘邦在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基本策略是不吝封赏,大封有功之人。

当然,这个封赏不是立马兑现的。刘邦用开出的一张张大额封赏空头支票,把大大小小的将领同自己命运的战车绑到了一起。

在《留侯世家》里,曾经记载过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事情。 天下初定,刘邦第一批封赏了二十余位大功臣,其余的功臣均未封赏。当时管理功劳的军官统计各位将领的功绩,发现即使是拿出整个天下来封赏,也不够封赏所有功臣!"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

刘邦麾下的众多将领,帮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个严峻的问题,当天下的土地不够封赏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未得封赏的很多将领心理顿时十分紧张。 "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现在全天下的土地都不够封赏,刘邦是极有可能找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除掉他平时看不顺眼的功臣的,想想可能面临的危险,很多将领不禁不寒而栗,甚至产生了联合起来谋反拼个鱼死网破的想法。

"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幸亏张良及时提醒了刘邦,在张良建议下,刘邦封赏了自己很讨厌却战功显赫的雍齿,这才暂时平息了很多将领心中的恐惧,让他们难以联合起来谋反。"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但是天下土地不足遍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是适度缓和而已。汉十年九月,陈豨造反,刘邦为了笼络赵地的青壮年,封了四个有将才却无战功的赵人,刘邦的左右立即有人出来反对,为什么呢?因为跟随刘邦进巴蜀、讨伐项羽的很多功臣都未得到封地,缘何却封赏这四个没有战功的人?(语见《韩信卢绾列传》) 可见,即使是在刘邦的生命即将完结的时候,土地不足遍封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许诺的事情不能实现,对于心地宽厚的人可能会感到苦恼,但是这对于刘邦来说,这从来不是难题。天下初定的时候,一方面,异姓王因为在攻打项羽时战功显赫,得到大量土地;一方面,刘邦的嫡系将领得到不菲的报酬,让丰沛集团更加紧密的团结到他的周围。另有大部分小功臣未得封赏,他们的心态很复杂……

当然,刘邦并没有让他麾下那些急切想得到封赏的小功臣失望,刘邦称帝的次年,便传出了楚王韩信"造反"的消息! 异姓王里韩信地盘最大,一旦打倒韩信,很多尚未得到封赏的功臣就有可能得到封地;从功臣个人安全角度上讲,打倒韩信,土地不足遍封的问题会得到极大缓和,就会降低被刘邦找个罪名诛杀的概率。为了生存!为了荣华富贵!他们急切需要打倒一个大功臣,至于韩信能征善战,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击败韩信,则完全在这些人考虑范围之外了。

几年之后,韩信的悲剧在英布身上得到重演。刘邦自汉五年登基,到汉十二年驾崩,短短七年间,刘邦基本剿灭了势力强大的异姓王,他们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燕王卢绾。刘邦在剿灭异姓王的同时,并没有大量的封赏尚未得封的功臣,而是大封宗亲,逐渐用同姓王代替了异姓王,封了兄弟子侄九人为王,并与诸将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诚然,刘邦的确承诺过按照战功来封赏他的战将,但是这封赏,对于少部分人来说,只不过拥有几年的使用权而已!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封赏可能已经大打折扣。 刘邦将丰沛集团紧密的团结到他的周围,作为他力量的核心,同时又不断用封赏来激励那些势力较小却势单力孤的战将,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击败较为强大的势力。

一个较强的核心力量,再加上无数势单力孤的小势力,是君王比较喜欢的模式,因为他能依靠他的核心力量来驾驭其余的小势力。 跟随刘邦多年的将领们,经过多年的腥风血雨也看出了刘邦行走江湖的潜规则。那便是刘邦永远不容许较强势力的存在,他需要的是无数为他效命却势单力孤的小势力。一旦发展为较强的势力,那便成为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将要成为被打倒的对象。所以,在刘邦打倒异姓王之后,在很多功臣尚未得到封地的情况下大封宗亲,并没有得到诸将的反对,这些小功臣逐渐明白,必须跟刘邦妥协,要想有命得享富贵,就老老实实的满足于已得的封赏,不管这封赏离原先的许诺有多大的差距。

假如不跟刘邦妥协,可能没得封,因为现实情况是天下土地不足遍封,更有可能被刘邦找个理由诛杀。 假如不妥协,因战功而发展成为较强的势力,那么就更危险,因为刘邦从来不容许较强势力的存在,必然会成为刘邦下一个打倒的目标。像卢绾这样的人,和刘邦可谓比亲兄弟还亲,最终因为发展成了较强的势力,最终成为刘邦要诛杀的对象;像萧何这样的人,对刘邦可谓忠心耿耿,但是刘邦从来就没有绝对信任萧何,而是不断试探萧何,幸得萧何屡次得高人指点迷津,才每每化险为夷。

素有慷慨之名的刘邦,到底是怎么个慷慨法呢。楚汉争霸时期,他靠的是"侵"取诸侯国的土地,这个时候大家争夺天下,兼并战争无可厚非。天下平定之后,他又是慷谁之慨呢?答案是显然的,慷的是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等大功臣之慨!慷的是曾说刘邦慷慨的韩信之慨!刘邦的确"慷慨","慷慨"到本来天下都不够功臣宿将分封,后来却把天下大半封给了他的宗亲家族!

面对血淋淋的事实,也许诸多将领会怀念起项羽封赏时虽然很慎重,但是言而有信的实在吧。 当然,笔者并不想说刘邦如是做有错,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这么做可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在天下安定后,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异姓王的势力也必须被宗亲所取代。

刘邦喜欢美酒,喜欢美妇,当然他同时又很节制,是个性情中人,最初可能也不想杀韩信、彭越、英布,只是想夺取他们的封地,较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异姓王,可能做的的确稍逊一筹。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刘邦这种开空头支票的行为是睿智的抉择而不去揭发他。刘邦开了满满几大张空头支票,却赚得了慷慨的美名,项羽本身并不小气,却被人指责小气了两千多年。面对此情此景,难道我们不应该揭示真相以正视听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