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父母早亡,10岁时爷爷就给他娶了16岁媳妇,照顾他的生活

李大钊,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乐亭大黑坨村。他是遗腹子,父亲在这一年春天就病逝了。但祸不单行,在他一周岁半的时候母亲又因忧虑成疾离开人世,只留下了一个孤儿跟祖父母一起生活,老祖母身体不好,小孙子主要都是老祖父李如珍照顾。

这么一老一少过日子,着实可怜。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邻居——赵家,经常能得到赵家的照顾。这赵家既是近邻又是远亲,并且赵家当家的赵文隆和李如珍关系特别好。之前,他们曾多年合伙到东北长春、万宝山等地开杂货铺,挣了一些钱。后来,两人因东北土匪横行双双返乡,以求安度晚年。

赵家有个闺女叫赵纫兰,她是1884年1月出生的,比李大钊大了六岁(实际是大了5年零9个多月)。这小姑娘心地特别善良,看到李家连遭不幸,看到李大钊这么孤苦,就天天送吃的过去,还经常到李家帮忙做家务。

李如珍老人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想想:如果早点娶了赵纫兰为孙媳妇,那么李家境况不是就能变好了?他这一想法与赵文隆不谋而合。赵文隆也想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到李家,一来是因为怜悯;二来是报答,当初到东北做生意还是李如珍带他去的,让他赚到了一些钱,现在家境也算富裕;三来呢,眼看这李大钊这孩子不但外表不俗,而且聪明很会读书,以后可能会考取功名。

于是,在1899年秋天,赵纫兰是与李大钊就结为夫妻了。当时,赵纫兰不足16周岁,李大钊刚刚10周岁。他们之所以在未成年时就结婚,除了李家极缺人手,亟需赵纫兰早过门协助李如珍老人照料正在求学的李大钊生活。当然还因为当时有早婚的习俗,我小时候,解放前过来的老人还经常开玩笑“给你娶个老婆,夜里抱你起来拉小便”。

李大钊就在与赵纫兰绍婚这一年,他转到赵纫兰姥姥家所在的小黑坨张家专馆拜与李、赵两家有世交关系的昌黎县增广生赵辉斗为师,正处于求学深造的关键时刻。而此时,李如珍已年愈七旬,奶奶崔氏病魔缠身瘫痪在床。赵纫兰的到来,无疑给这个老弱病残的家庭带来了活力。

自赵纫兰嫁到李家以后,李大钊没了后顾之忧,安心读书,学习成绩提高很快。1902年,李大钊首次参加童试,不知是因染卷还是其他原因没有考中。赵纫兰见他心中难受,对他非常体贴,激励他再作努力。1904年1月21日,奶奶崔氏病逝,她不再让爷爷李如珍干这干那,把家庭生活的重担几乎都挑在了自己肩上。

1905年秋天,李大钊再度参加童试,通过县试和府试之后因停办科举令下,被录取为永平府中学堂学生。尽管如此,家里和村里人还像他考中生员一样着实庆贺了一番。作为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比任何人都要高兴,她自觉结婚6年来没有白白辛苦,丈夫有了前程,她自己和家庭也就有了希望。在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堂以后,爷爷李如珍走完人生里程。对于赵纫兰来说,老人是她挑家过日子的主心骨,是家里一棵撑天大树,老人走后,重担一下全落到她的肩上。

1907年夏天,李大钊去天津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也就在这一年,赵纫兰生下了他俩的第一个孩子,一个俊秀的女婴。不料,这个孩子生下不久就夭折了。这对赵纫兰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悲伤不止,含着泪水全力支持李大钊到更大的地方求学上进。李大钊到天津上学后,花费更大了,赵纫兰千方百计筹措学杂费用,吃尽了千辛万苦。对此,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有所追述:“钊在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经过两春两夏,赵纫兰生下一子,1909年11月2日,大儿子李葆华来到人间。时隔两年,1911年11月21日,赵纫兰又生下女儿李星华。儿女成双,赵纫兰喜不胜喜,奋力支撑家庭之舟,等待李大钊走出校门,谋职赚钱的那一天到来。然而,赵纫兰渐渐发现,李大钊不再只是闷头读书,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主要志趣并不在谋个人荣禄,而在改造社会。她有一种预感,李大钊还要离她远去。果然,李大钊于1913年夏天结束津门读书生活之后没有谋差求职,挣钱养家,而是到北京谋求出国留学的途径。到后来李大钊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她都是毫无怨言地在家养儿育女,默默地支持丈夫为了理想的所作所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