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正史中到底是什么样子?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卧龙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那么正史中的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样子?真的如同罗本演义里的这么神乎其神?

说起诸葛亮这三个字,真可谓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诸葛亮业已成了一种标签式人物。在中国人心里,诸葛亮简直就是神一样的人物,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简直有鬼神不测之术。不光在中国,在日本,提起诸葛亮,日本人面对墙壁双手合十,一个劲儿滴点头,嘴里并发出类似于“suo、suo、suo”这样的音调,总之日本人对孔明先生那简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

诸葛亮是山东临沂人。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84cm,《三国志》明确记载身高的几位是:诸葛亮、刘表、许褚、太史慈等人,(据说刘表也很帅,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记载是“身高八尺”,对刘表的记载是“八尺有余”,说明刘表的身高超过184了)。至于关羽吕布等名将的身高,正史中没有明确记载,甚至身高2米77的兀突骨完全就是个虚构人物,罗本的演义真的是“大话西游”,夸大成分太多,甭说身高,很多猛将的“英雄事迹”完全被改编的面目全非了,根本不能作为参考标准。

(诸葛亮画像)

《汉书》卷七十七载,诸葛丰:“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诸葛孔明的父亲在东汉时期做过泰山郡丞,因此诸葛亮也并非出师表中所说的什么“臣本布衣”,他也算是一位出自官家的后代。但是在诸葛亮8岁时,他父亲不幸去世了,生活原本不易,再加上椿庭病逝,这对诸葛亮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孔明先生自立的比较早,后来就与兄弟姊妹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生活去了,往后又投了刘表。

纵观诸葛亮一生,此人可谓情商智商极高极高,他结交了很多名士,诸葛亮与“荆州集团”来往密切。当时荆州有几大家族,黄氏、蒯氏、蔡氏、庞氏等等,诸葛亮与这些家族来往甚密,再加上他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不久,自己的名望便在这群人中迅速传播开来,庞德公更是称他为“卧龙”,时人更是唤他为“卧龙先生”。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与刘玄德辗转几次,最后终于晤面成功,孔明对着玄德提出了“隆中对”,其策略主要分为:联孙抗曹稳脚跟,壮大实力占荆州,分兵入蜀立霸业,天下有变图中原。

(卧龙和子敬剧照)

诸葛亮对着刘备进行的这番论述,可谓有理有据,相比早期鲁肃提出的《榻上策》,卧龙的隆中对更透彻。子敬《榻上策》的第一目标就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就已经遭到滑铁卢,但鲁肃的眼光非常厉害,他早就参透了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历史格局,可谓战略眼光很是毒辣。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比鲁肃的《榻上策》晚了个七八年,但卧龙的“隆中对”现在看来,其实更完善更合乎情理。

当然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典故,即、“三顾茅庐”。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这么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这段话说明刘备确实是“主动上访”,但是反过来看,《魏略》里头说是诸葛亮自己找的刘备、属于自荐,到《三国志》里面又说是刘备找的诸葛亮,简直是相互矛盾,大家不知道该信哪个版本了。

(三顾茅庐画像)

不管历史上究竟哪个版本属实,这俩人终归是相见了,罗贯中在演义里头写得更是ji情满满,说刘备得到孔明,简直是如鱼得水,张飞关羽也为此嫉妒的不行,开始嫉妒大哥身边的“这潭水”了。就这样,诸葛亮从自己口中的一介布衣,一跃成了刘玄德的“水”,俩人形影不离,在他年纪轻轻的27岁,就这样帅气的“出道了”……

《三国演义》里头把诸葛亮描述成了一尊“神”,呼风唤雨,借东风,烧赤壁,简直是能夺天地之造化的神人,但是翻开《三国志》等史书,都说诸葛亮是一位治国理政的出色政治家,其政治才能跟大才子荀彧不分上下。同时孔明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据说他能写会画,书法作品被王羲之都临摹过。

诸葛亮最擅长搞内政,并且治军有方,史书说他“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在他管理下的军队,军纪严明、进退有度。仅从三国志里头这句就能看出他治军有方:“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但在打仗、用兵奇谋等军事方面,诸葛亮却稍显欠缺,不如司马懿、周瑜、郭嘉等人。后期魏延准备挺险突击,却被孔明制止,那次大家就可见其端倪。

虽然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人不是诸葛亮,但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战略上讲更为具体更为透彻。诸葛亮的贡献主要是提出《隆中对》,他快速促成了孙刘联盟,致使赤壁之战曹孟德完败,这一结果为弱小的刘备集团腾出了更大的空间。

(诸葛亮剧照)

罗本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所做的贡献简直是大如重城,几乎每一场胜利都离不开孔明先生的神机妙算,甚至鲁迅读完《三国演义》之后说了这么一句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用咱们现在的大白话就是:这哥们简直牛掰的跟妖怪一样!

然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里是这么评价孔明的:“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非常出众,都能和管仲萧何相媲美,至于他的军事才能,着实不算强,后面那句话大家都很明白是啥意思。而且刘备入蜀后最“宠信”的人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当然也有距离等因素)。

说到这儿,又不得不啰嗦几句。孔明在刘备攻下东川之后,力荐玄德称帝,这就是孔明“应变将略”的毛病体现。大家都知道刘备是个很虚伪的人,虽然心里上讲、他非常想称帝,但是拿下东川就称帝,说实话有点操之过急了,并且此时刘玄德的实力远逊于曹操,也小于江东的孙仲谋,此时就嚷嚷着称帝,委实不是明智之举。结果刘备避帝而称汉中王,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其中荆州就是个极其令人上头的大问题。

说到荆州,在荆州危难之时,诸葛亮的“应变将略”又旧病复发。孔明的策略是以攻代守,让关云长带兵攻襄阳,想敲山震虎,慑孙权,击曹操,结果没想到,好家伙,曹孙居然联合了,接下来关羽殡天、荆州沦陷,刘备损失巨惨。但章太炎说这是诸葛孔明“故意的”,他是借东吴之手让关羽彻底下课,至于章大师这个解释,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诸葛亮骂王朗剧照)

荆州下课之后,卧龙先生很是愤怒,他对身高马大的孟达还有刘封等人一顿责怪,这也为后期孟达造反了埋下了伏笔。卧龙先生这样的地方还有不少,正如《三国志》里面说的“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可谓评价滴十分准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