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大清的江山差点丢在圣君康熙大帝手上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兵变,打出反清旗帜,刚刚平定了鳌拜的爱新觉罗.玄烨。迎来了亲政后的第二次大考。和四年前朝堂内部的斗争不同,这次是大清国南边的半壁江山对满清统治根基的直接威胁。诞生不久的清帝国眼看命悬一线。

康熙被誉为千古圣君,在他的文治武功下,大清才有了280多年的根基,在他之前,地图上的清帝国只是沿着海岸线向南延伸的一个条状地带而已。虽然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和福建的耿精忠名义上归顺大清,但谁都知道,这三个南方的汉人藩国其实就是独立王国,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行政权和军事权,而且他们的领地连成一片,面积总和跟北方的清廷统治区也没有多大差距。

但是在吴三桂刚刚起兵的时候,这个千古圣君还只是一个不到20岁的毛头小伙子,捉拿鳌拜的顺利,让他志得意满,踌躇满志地想着做一个千古一帝,所以在他的眼里,圣君治下安能有割据势力,三藩必须剪除。

其实清廷内部对削藩是极力反对的,其中以孝庄太后最为坚决,他以老辣的政治手腕和高超的战略智慧,苦口婆心地规劝年幼的孙子,三藩之事急不得,只能慢慢处置,三个藩王都已经步入晚年,年轻的皇帝完全可以跟他们耗时间,等他们老死,然后从容处置三个藩国。

可是一代圣君的锐气在那个荷尔蒙旺盛的年纪根本不可能得到压制,康熙执意削藩。被逼的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率先起兵,自称招讨兵马大元帅,于康熙十二年向湖南进军,并得到贵州、四川的率先响应。

明朝将领出生的吴三桂一路势如破竹,清军只能节节败退。实力的天平从战争的一开始就向着叛军一方倾斜,局势越来越不利于康熙。眼看着吴三桂气势如虹,观望的孙延龄、耿精忠于康熙十三年先后叛变,这样一来,南方已有云贵川湘闽五省叛国,大清的平叛战争难度进一步加大,清朝危如累卵。

我们已经无法考证,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心里到底有没有为自己急功近利的削藩令后悔。但是自己捅出来的篓子,还是必须得自己去补。好在他确实是战略上的奇才,危急关头冷静部署,军事手段和政治手腕配合运用。一方面增派八旗精锐开赴前线增援,甚至打破传统重用汉族将领;另一方面缓撤尚可喜、耿精忠二藩,以孤立吴三桂。

另一头,叛军的强势和吴三桂的战略目标其实并不匹配。虽然连战连捷,但是吴三桂只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并没有想把满族人打回关外,重拾汉人江山。因此当吴军打到长江南岸后,就不再渡江进攻,北岸的清军为避开气势正盛的吴军,也不渡江南下,双方隔着长江形成了对峙。

在吴三桂向东西两翼展开,占领江西和陕西后,真正实质上进入了战略僵持阶段。对于参战双方来说,这就是比拼后勤保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时候。叛军首领吴三桂却在这个时候病死,打破了原来的均势,军心打乱的吴军被康熙帝看到了破绽,清军的战略反击开始。

从岳州开始,反扑的清军先后拿下了长沙、荆州,湖南全境基本平定。紧接着是汉中、成都、重庆被清军攻克。此时,叛军的全线溃败已不可避免。

康熙十九年,叛乱被彻底镇压。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终于结束。从吴三桂和康熙的长远态势来看,这可能是一场康熙必将获胜的战争,在整个过程中,康熙都表现得比吴三桂更有战略眼光,也更年富力强。战争以吴三桂的病逝为转折点开始向清朝倾斜,巧合地印证了孝庄太后“熬死吴三桂”的战略部署。对于锐意进取的康熙来说,这多少有点讽刺,事态的发展证明了自己皇祖母的英明,而自己的冒进却差点葬送了祖宗的江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