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轩:投壶礼赞


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周礼射礼有大射,宾射,乡射,燕射四种,投壶由燕射礼而来。《礼记》郑玄注曰:“投壶,射之细也。射,谓燕射。”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用半鼓节为投壶,全鼓节为射礼。又投壶在室在堂,是燕乐之事,故此射亦为燕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那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


后来,有的客人确实不擅长射箭,或者庭院不够宽阔, 不足以张侯置鹄; 或者由于宾客不多,不足以备官比耦; 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以棘代矢,以壶代侯。投壶就代替了射箭,以乐嘉宾, 以习礼仪。


古君子之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投壶是射礼的演变和延续,在中国传承两千年,可惜现在却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投壶礼。明代文人曾经叹息当时投壶的技巧淫巧百出,不再有古意礼制。说“孔子叹觚不觚,今壶而不壶。” 而如今的我们连这样的叹息也成为奢望。



投壶礼的过程如同一场盛大的礼教舞台剧: 有主宾,以及司仪,司正,弟子使人等。统一的台词和走位,华丽的服饰道具及排场。如杂技般技巧的激烈对决,并配有鼓的节奏和音乐,最后全场饮酒以庆贺收场。这其中的仪节充分的展现了中国的礼仪,如司马光说:“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不使之偏颇流散,所以为正。中正,道之根底也。”。

“投壶礼”大约进入东汉后,又很快简化成了一种娱乐意义游戏,但仍旧在士大夫阶层流行,自此便去掉了“礼”字单称“投壶”了。




投壶延续至清代。又有三段兴盛时期:魏晋为创新期,壶增加双耳基本成定式,投法喜好骁投和隔屏风投;宋代是发展期,投法愈多。司马光为了阐释其礼教,矫正其淫巧,于公元1072年作《投壶新格》一卷,其中图文并茂,更新定格;明代是继承期,更多的投法和著录,现在所见的投壶实物多是明代。




《礼记投壶》在最后一段说:“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薛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


古代投壶礼举行时,是有年幼者即弟子观礼。他们做些服务工作,并且学习礼仪。司射会告诫他们:在观礼时,不可以傲慢,不可以轻视,不可以背身而立,不可以和距离自己远的人说话。



小孩更容易在游戏中得到教育。所以投壶礼适合在小学校中倡导,进行演出比赛。最后引《元史 许衡传》说:“帝久欲开太学。。少则令习拜跪,揖让,进退,应对,或射,或投壶,负者罚读书若干遍。久之,诸生人人自得,尊师敬业,下至童子,亦知三纲五常为生人之道。”



投壶又称杵香。亦称文射。所谓玉女投壶,天为之笑。




以上多图,选自拨云轩《杵香集-投壶礼赞》一书。


参考资料:韩天衡美术馆《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展品:明代螭龙麒麟铜投壶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参考资料“韩天衡美术馆《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展品资料”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