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并不是100%击落敌机,没命中的导弹都飞到哪去了?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导弹自己自爆了。导弹特别是防空导弹打不中目标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防空导弹在丢失目标后,在没有后续目标指令的情况下,就会自己主动/地面手动启动导弹上的自爆装置,让导弹爆炸解体,以免防空导弹耗尽燃料坠地后弹头等部分对地面造成意外伤害。

导弹的自爆系统是非常聪明智能的,除了有爆炸物质以外,自爆装置还由一系列的传感器组成。这些功能不一的传感器会实时监控导弹的飞行状态,主要检测导弹飞行的方位、高度、速度、时间以及导弹本身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导弹的飞行姿态失控、偏离预设轨道空域、导弹本身故障无法继续飞行等情况,导弹的自爆系统就会及时启动。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指挥控制中心如果需要让飞行中的导弹立即停止执行预定打击任务,也可以通过发出自爆指令的方式让导弹自毁。自爆系统的爆炸物设置位置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能够让导弹完全爆炸解体,包括弹头部分,防止导弹在坠地后对地面目标造成伤害。当然了,让导弹自爆也有防止导弹技术泄露等方面的考虑。

不过,导弹自毁装置有时可靠,有时却未必可靠,有时又太过于可靠了。例如在2001年10月,乌克兰正在进行防空导弹的实弹发射训练,其中一枚S-200防空导弹脱靶,不过它并没有及时自毁,而是主动搜索瞄准了200多公里外的图-154M客机,最终将这架客机击落,机上78人全部遇难,震惊一时。

而在2017年7月,美日两国正在满怀期待的进行“标准-3”Block 2A导弹的拦截试验,在此前“标准-3”Block 2A导弹的两次拦截试验都已失败告终,美日两国自然非常希望这次试验获得成功。不过,天意弄人,原本这枚“标准-3”Block 2A导弹的发射飞行都是非常正常的,有望取得首次拦截成功,但此时负责战术数据链发送的美方操作人员不小心按错一个按钮,把靶弹错误标记为“友军”,接到“友军”信息后的“标准-3”Block 2A导弹“悬崖勒马”,立刻启动了自毁装置,在空中爆炸解体,令美日两国欲哭无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