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导演的《铁道游击队》,雷死人不偿命

(蒙太奇女—028期)

【导语】细数历届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小编以为最不靠谱的要算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曾经囊括“金棕榈奖和最佳导演奖”的法国影片《铁路战斗队》(又名:铁路之战)了。该片描述了二战胜利前夕,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德军“阿夫尔克号”列车准备从法国后方给前线德军运送大批装备和给养,此时的交战双方还处在胶着状态,这趟列车所承载的军事意义对战争的最后胜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阻止该列车顺利到达前线,法国铁路地下工作者做出了严密的部署和组织,经过百般努力,终于炸毁了“阿夫尔克号”列车,为盟军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故事归故事,艺术归艺术,就算是在你戛纳法国人的家门口评奖,占尽天时地利,无论从哪个角度评判,《铁路战斗队》无论如何也与国际大奖沾不上边的……

一、 雷人的编剧笔下的雷人故事

铁路是战争时期输送物资、武器和兵员的交通命脉脉,是敌我双方最关注的战争环节。关于保护或炸毁铁路,给敌人造成致命打击的二战题材影片很多,如前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德军为了保证燃料顺利送往前线,且不论如何与瓦尔特的游击队进行周旋,在车站布置重兵、严格盘查以及铁路沿线进行重点护卫绝对是必须要做的。

取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一旦发现破坏者,绝对格杀勿论,游击队想接近车站势比登天。

取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而在法国人的镜头下,德国占领军的表现却截然不同,本该戒备森严的车站,完全成了德国人毫不设防、法国人随心所欲的自由市场。影片前一小段还有几个德国鬼子的巡逻兵露上几面。一旦抓住破坏分子,枪毙是无疑的,可事后除了德国军官一通恐吓般地训话之后,从此再也见不到德国兵的影子了,难道德国人对事故频发的铁路枢纽这么放心得下?

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两个德国监工,指挥工人干活也完全没有法西斯的野蛮底气,变成恳求的口吻了。

车站内外,无论站长、调度,还是普通工人,都是一色的法国地下党,他们可以明目张胆地“秘密”集会。

随心所欲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轻而易举地把定时炸弹带进车站。

获得秘密军列的发车时间当然也如探囊取物,通过电台发送消息,也显得那么轻松愉快。

打个伏击还有电话互相联络,够阔!想必当时的正规军都没这装备吧?

德国人居然对交通线如此疏于防范?游击队员光天化日之下拆除铁轨就像在自家园子里拔棵白菜那么容易?

更有甚者,夹块木板就想颠覆列车?这么脑残的招数也亏得编剧想得出来?

虽然最后通过司机的帮助炸毁了第一列火车,可这早就该想到的在火车站内部找个司机去完成任务是最佳方案,至于折腾这大半天,连夹木板的招都使出来了?最后才走司机这条捷径?这编剧,真是服的你不要不要的!

而在对付第二辆电气化列车时,除了拉掉电闸之外全无对策,只好通过电台向盟军救助,在美国飞机的帮助下才毁掉了第二辆军车。早干嘛去了?这电台到这时才真正用对地方,唉……

铁路被毁了,号称钢铁巨人的德军士兵们也只好坐着破驴车赶赴战场了,工业大国的汽车也都跟着一起毁了?法国人除了雷人,更会意淫。

二、没有角色的“纪录片”

《铁路战斗队》完全是一场法国人的独角戏,片中没有正反力量的冲突与碰撞,斗智斗勇那就更不用说了,就连正面人物也搅成了一锅粥,根本找不到核心人物,片中只记得一个无关紧要的退休火车司机朱勒的名字,出镜也不过那么七八次,就连小编为他截张图都显得无从下手。

三、粗糙的摄影技术

小编无意于用黑泽明的黄金螺旋和黄金分割比例的画面构制,来过分地苛求1946年的电影构画水平,但起码的视觉焦点总要有的吧?片中类似下图这样掐头去尾、顾头不顾腚的镜头比比皆是,难道这就是视觉艺术思维的“法国式留白”吗?

四、蒙太奇的运用可圈可点

本片从电影的艺术角度而言,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如枪毙地下党的时候,墙上跌落正在结网的“蜘蛛”;逮捕调度时候,“笔从纸上滑下的墨迹”;从炸毁的列车上翻滚而下、嗡嗡鸣响的“手风琴”等,这些隐喻式蒙太奇的运用也会让人眼前一亮的。

五、真正的飞虎队

文章的最后,还是让我们忘记法国人雷人的拳头,回顾一下我们自己国产的《铁道游击队》吧,“他们爬火车、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的鬼子魂飞胆丧。”无论就故事本身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还是在正反人物的刻画上无不性格迥异、入木三分。

片中不乏构思巧妙的桥段,如芳林嫂没拉弦的手榴弹砸中岗村脚后跟的情节,虽时过几十年,至今依然让人忍俊不禁。

而那首脍炙人口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更能唤起两代人挥之不去的流金岁月。

(因影片年代久远,配图质量欠佳,各位看官海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