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惜 数架大运未完工就被废弃 大型运输机制造厂错失重生机遇

伊尔76运输机是苏联时期大量制造和装备的一款重型运输机,当时该运输机的主要生产地点在苏联的加盟国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而联盟解体以后,制造伊尔76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的生产线也就停工,一直搁置在那里。不久前,媒体上出现了一组关于该厂现状的照片,由于没有订单,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早已经停产,宽阔的厂房内还存放着不少未完工的机身和零件,其中就有当年我们求之不得的伊尔-76。

正在组装中的伊尔-76md

很多人认为,位于乌克兰的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是苏联时期规模最大的重型运输机制造厂,事实并不是这样。无论是从厂房规模还是制造运输机数量上来说,契卡洛夫制造厂都在安东诺夫之上。1973年,该厂生产的第一架伊尔76成功首飞,试飞定型后,伊尔76的生产就进入了快车道。到联盟解体时,累计有700多架伊尔76走下该厂的生产线。

放置已久的伊尔76

在联盟解体的前几年,伊尔76的制造并没有停下,但是随着零部件制造厂的倒闭,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受到了巨大影响,产能急速下降,到了1995年,已经无法继续组装伊尔76。当年靠着搜集全厂剩下的零部件,才造出了一架伊尔76。来自军方订单没有了,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就靠着制造伊尔-114客机维持运营。然而客机的生产也不顺利,制造了20架伊尔-114后就停止生产了。

被遗弃的伊尔-114支线客机机身

说起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还和中国有上一段联系。在本世纪初,我们曾经找俄罗斯购买伊尔76系列运输机,当时订单总额在十几亿美元左右。但是该厂恢复产生的速度缓慢,后来成本上涨,契卡洛夫厂认为如果按照当初合同的话,他们将亏损数亿美元而拒绝与俄国人签合同。

无奈之下,俄罗斯靠着定金把伊尔76的生产线搬到了国内,自己复产伊尔76来完成中方订单,但产能依然无法满足需求。为了防止继续受制于人,所以我们自主制造了运20。而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则失去了涅槃重生的机会,彻底走向了破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