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俘虏吃好穿好,每月还领25元工资:当中国俘虏真好

作者:枪骑兵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我军自建军以来有一个神奇的本领,那就是通过强大的力量,将敌人的俘虏变成自己人,或者变成朋友。

许多同样贫苦工农出身的蒋军,经过我军教育转化,甚至经过一场阵地上的“诉苦运动”,就立即摘掉蒋军帽徽,成为我军英勇的战士!

对于敌国侵略者,比如被美军称之为“不能用人类情感打动”的日军战俘,八路军也能成功转化。被俘时还气势汹汹,寻死腻活的日军俘虏,经过八路军的感化,有的也成了坚定的反战同盟战士。

美军战俘也一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感化了大量英美法等国的战俘,获得世界的赞誉。美军被俘职位最高的安迪少将就深有感触地说志愿军“最富有人道”,以至于战后竟有几十名美国战俘自愿放弃回国,宣布要当中国人。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军共计俘虏了1926名越军。其实我军没有撤离越南、战斗还在进行时,就按照过去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传统做法,就地释放了不少俘虏,如果加上这些人,这个数字还要多出不少。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越军俘虏,我军在战后建立了一些“外籍军人收容所”。单从名字上看,不是那种带有歧视和敌意的“战俘营”,就能体会到我军对俘虏的善意。

俗话说,“包子好吃不在褶上”,我军战俘管理的仁爱不仅仅是名字,而是从战俘的日常生活到身心健康、学习教育,处处都照顾有加,得到外界一致好评。

首先从日常生活上,战俘就得到良好的待遇,膳食、住宿甚至比他们在国内还优越得多。战俘居住的营房窗明几净,宽敞明亮,人人都有崭新的床铺和被褥、蚊帐,人人都有崭新的换洗衣服和脸盆毛巾、牙刷香皂,而这些用品在越南国内堪称紧俏物。

伙食上,更是体现了我方自古慷慨仁慈的传统,越军战俘的伙食标准普遍高于同时期我军战士的标准。不仅肉蛋奶充足供应,而且还专门安排熟悉越南烹饪的厨师掌勺。

要知道,越南从建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战争就从来没有中断,民生条件极端恶劣,即便是军人也吃穿用不足,官兵普遍面黄肌瘦,所以对我方提供如此“奢靡”的条件,这些越军俘虏内心如何不惊喜感恩?个个在短时间内就吃得白白胖胖。

吃好喝好仅仅是初级,我军历来重视俘虏的教育。首先,我军以“和平、友谊、胡志明”为三面旗帜,教育启发俘虏,用大量事实让这些亲身经历过中国无私援助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俘虏,回忆中越“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反思越南当局倒行逆施、恩将仇报是多么可耻可恨。

光有语言的教育是单薄的。我军还组织俘虏到内地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貌,让这些俘虏更加感悟到越南当局穷兵黩武的愚蠢和无能。有的俘虏感叹:“中国东西这样多,这样好,人们生活这样幸福。而我们什么都没有,当官的还要来挑衅打仗,真是蠢透了!”

最让俘虏和外界感动的是,我军不仅关心战俘的生活,甚至还做了本该越南当局做却没有做、也做不好的事:认认真真让越南俘虏学习科学文化,掌握谋生致富的技术本领,这才是真正人道的体现!这恐怕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没有过的创举。

越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民众普遍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即使是越南军人,文盲率也高得吓人。我军特别派越南华侨出身的干部教员,教育文盲俘虏识字读书(越南罗马字母),经过这样的细致教育,以前大字不识一个的越军文盲们,现在竟然也能读书看报了,一个俘虏就激动而自豪地对参观的外国记者说:“我做了二十几年的文盲,越南方面都不管,做梦也想不到,竟然是在中国的好心帮助下,摘掉这个文盲帽子!”

针对越南民生困苦的事实,我国高风亮节做了令越南当局也汗颜惭愧的事,手把手传授越南俘虏谋生致富的技能,收容所为俘虏开设了许多技术培训班,如裁剪缝纫班、医疗班、人工菌种种植班、木匠、五金加工、牲畜饲养班等。

结果,国际红十字会参观收容所时,收到的就是俘虏当场制作的衬衫作礼物。而木匠五金班的学员,更是开张了“昆明和平家具厂”,生产的沙发、床、柜等家具受到市场好评。家畜饲养班的劳动成果,也极大改善了收容所的物质生活条件。

俘虏们每个月,还有25元的津贴,在那个年代,足够购买自己喜爱的商品。一个被俘的越军军官感慨:“在越军部队,我的薪水只够买两盒黑市香烟,想不到在中国的俘虏收容所,我的收入却能过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我军的俘虏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从未发生战俘越狱这种全世界战俘营都普遍发生的事件,而且让俘虏们发自肺腑地感激感恩。甚至在中越交换战俘时,有的战俘恋恋不舍,拒绝回国。

在遣返俘虏的仪式上,越南当局为了挣面子,暗中逼迫俘虏扔掉我方发的衣服日用品,却没有人响应。甚至被越军强行扔掉,他们还会当着外国记者的面再捡回来,狠狠地打越南当局的脸!这些俘虏怀着感激之情,许多人成为第一批边境贸易人员,成为中越友谊的使者。


中越交换战俘战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