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为何把隆美尔照片发给前线部队?他不服从命令,是危险人物

二战期间的北非战场,墨索里尼不自量力,碰的头破血流,又一次的成为国际笑话;而德国出手援救,那一定是出于战略上考虑,因为意军的溃败会导致英国在其背后猛插一刀,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于是,隆美尔来到了北非。希特勒起初的本意是想让他扭转颓势,稳定局面即可。但没有想到,不安分的他将一个不疼不痒的小战场变为影响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战场。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到北非作战是他渴望的事情。

首先,德国席卷西欧,他的第7装甲师,可谓是异军突起,简直就是“闪击战”的前锋,取得了俘虏了英法联军近10万人的骄人战绩。他一夜之间成为了法国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部队也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然而,有能力、有本事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不太愿意受制于人。隆美尔也不例外,法国战场上他只是一名少将师长,虽然战绩斐然,但依然要受制于军长、司令的控制,他觉得没有完全发挥自己全部的能量,他需要一个属于他的战场,非洲就是。

其次,希特勒的厚望。对于不争气的意大利军队,大多数的德国军官是嗤之以鼻的,更不愿意去帮助他们。但是,隆美尔最了解他的心思,他认为北非很重要,如果不援救就会失去对地中海的控制,对封锁英国不利。

他的一番言论正是希特勒最担心的,面对自己的得力干将,他要给予最大的支持。于是,任命他为远征军司令,并承诺将意军也归于他指挥。这个任命让他激动不已并满口答应,因为从一个师长升为司令,可不是一般的信任。

当然,去北非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一个没有什么大背景和后台,凭着职业军人的操守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成为了一战的英雄和法国战场的风云人物。虽然与希特勒的关系亲密,可谓官运亨通,但是不可避免的引起其他人的羡慕嫉妒恨,更多的是不服气。

这次独自去非洲,依靠自己干出一番成绩,既可以实现自己逐鹿战场的梦想,又可以用事实回报希特勒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堵住那些不服气的人说三道四的嘴。

初到北非,并不顺利。

他一踏上非洲大陆,看到的是不断撤退的意军。他首先想到的是,必须以积极进攻的态势遏制英国和埃及的军队的势头,保证苏尔特湾地区的防线安全,为后续增援的装甲师创建安全基地。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是当德国第5轻机械化师乘船到达非洲以前,托布鲁克港的意军已经投降了,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挫败感,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德国人身上。然而,此时对增援的德军来说,他们的麻烦是,登陆点就剩下的黎波里了。

当他提出建立苏尔特湾防线时,遭到了意军的拒绝,在他们看来能守住的黎波里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么小的防御范围是很难保卫空军基地的,更不要说后勤物资的安全了。他虽取得了意军的指挥权,但依然受制于意大利人的管制。

二是,先期到达的一个德国师是他手里唯一的骨干力量。因为,此时的德军在准备东线的战役,大量的部队被抽调到东线,原定增援的另一个装甲师也要到1个月后才能到达。这时,他感觉到自己无兵可调。

让他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当他把非洲的局势调研报告上报总部,并要求抓紧时间发起对英军的进攻时,遭到了总部的反对。理由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出击,否则不但会损失惨重,而且他的声望和荣誉将毁于一旦。

最终的命令是:守住现有的防线,只能发动一次有限的进攻。这对把争取荣誉看的很高的隆美尔来说,简直是失望至极。但很快,他就决定不听从这个命令。

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能否抓住战机,果断出击,是考验一个指挥官战斗素养的根本,虽然他手中的兵力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德国师和士气低落的2个意军师,但是远离大后方,已是强弩之末的英军已经为他创造了分割包围的契机,他现在只需要快速出击。

为了迷惑英国人,他在的黎波里举行“盛大”的检阅式,其实就是将不多的坦克围绕着几个街区不停开。这一招果然奏效,英军停止了攻击,并且深信在没有足够兵员的情况下,德意联军是不可能发动攻击的。

可是,初到北非的隆美尔随即带领部队开始发起攻击,让他没想到的是,攻击十分顺利,第一天就前出70公里。这样的突击让德意两军高层十分担心,他们同时命令:在第15装甲师没有到达前,不许继续进攻。

谁知他根本不理会这样的命令,因为他收到的情报得知,对手不但在挖战壕准备固守,而且在请求紧急增援。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坐守不攻就等于是在贻误战机。于是,指挥部队继续突击。

果然,英军毫无还手之力,不断后撤,德意联军一口气突击了700多公里。这样的战果已严重超出了德意高层的预期,于是,他的意大利上司命令停止前进,并要求他要绝对服从指挥。可是,他连希特勒的话都不听,怎会听意大利人呢?

他是不会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不到一星期德意联军就推进了300多公里;不到2星期英国人又后撤了600公里,眼下只剩下了被围困的托卜鲁克城。隆美尔凭着一己之力,以弱胜强,在短短的几十天里就彻底改变了北非战场的局面。

在意大利人眼里,他是伟大的救星;在德军眼里,他是能征善战的统帅;在英国人眼里,他是无人能敌的将领,甚至将他的照片发给前线部队,背面写着“此人很危险”。殊不知,正是英国人自己把自己置于这么危险的境地。

原来,他们早已破译了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也就是说,对非洲德军的一举一动了,他们如指掌,从截获的密电中,他们很坚信的认为,在没有足够兵力的情况下,德意联军是不可能进攻的。

但是,不循规蹈矩的隆美尔果断出击,在客观上确实有突然袭击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沙漠之狐"的称号,有英国人的“功劳”,但根本还是在于隆美尔善抓战机,敢于“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气。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隆美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