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大军钢枪铁炮,为何不能征服散兵游勇?全是游击战立下大功

在战争中,机械化兵团大规模正面交锋,天空战机呼啸而过,投下数以万计的重磅炸弹等场面,想必是众多军迷心中的震撼的军事较量。

也就是说,正面战场上的排兵布阵,直接进行军事对抗是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一贯传承的“历史军事准则”。

在中国古代时,由于君子讲礼法之约束,但行事求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在军事战争中更是体现十足。

无论是战国还是延续到了秦汉时期,军事对抗的双方,分为攻守。就像下棋一般“选定棋盘”,提前下达战书,约定决战战场之所在。然后到达约定之期,双方如约而至。犹如围棋“选定白棋、黑棋”一般,双方确定攻方和守方。

防守一方先行摆下阵势,形成防御体制等待攻击方前来进攻,整个军事对抗过程,不得不说犹如一个“剧本划定,进而斗智斗勇”。

在欧洲古代的历史战争中,和我国古代的主流军事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讲究着绅士风度,骑士勇毅之品格,凡事礼法为首,摒弃“明修栈道暗度成仓”式的“巧妙智取思想”。

但这一切,在近现代化的发展中,慢慢地就被淘汰。战斗机、步枪、火器、大炮、钢铁猛兽等武器,已经打破原有的固化军事体系。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程度不断推进,由工业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指标。

由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正面对抗的结果已经是可以想象,强者直接碾压弱者。显然可见,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除了必要地正面抵御外,采取额外的辅助战术将十分迫切,而游击战就是这样诞生的。

说起游击战,论运用到“极致”的程度还得属我国。无论是古代的吴楚之战,将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等,发挥效果显著。还是在反击侵略战争中,我军采取的游击战术,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间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以及在上世纪50年代,对美作战中,我志愿军采取游击战,令傲慢地美军吃下苦头。

实际上,在世界的“火药桶”位置--中东地区,曾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10年的时间,被称为“散兵游勇”的阿富汗抵抗军采取游击战争,对抗强大数百倍的前苏联军队,而成为军史上有名的战争案列。

1979年12月12日,前苏联通过对阿富汗采取军事打击的决议,由此拉开长达十年的阿富汗战争序幕。12月中旬,前苏联军队开始集结;在12月24日到26日的三天时间里,出动280架次大型运输机,运送5000名先头部队士兵和大量武器装备;12月27日,正式的战斗全面打响。

一周的时间,前苏联军队基本占领阿富汗主要地区和干道,阿富汗政府军大约10万人,基本未予抵抗直接投诚。由此,阿富汗抵抗军各头领进行联合,这支明面上不及正规军一半实力的“散兵游勇”在“高人”的指点下开展游击战。

从1979年12月开战始,前苏联投入大约10万军力,连同喀布尔政府军兵力为7万人,一共17万大军,全部采用清一色苏制武器,钢枪铁炮“打小鸟”,然而最终却被阿富汗抵抗军的游击战,拖入泥潭,并间接导致其解体。

在这场侵略和反侵略战争中,游击战的成功运用,无疑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唯一生路。长达10年的军事对抗中,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沦为难民,而对于前苏联来讲,无疑是切断了“最后一口气的气管通道”,于1991年解体而遗憾收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