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制反坦克炮,被称为一代虎式坦克杀手

也许是由于二战西线盟军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威胁程度上相较于苏联红军要小得多,所以当东线的苏军陆续开发出T34-85、IS-1/2、SU-100、SU-152各类型号的装备来抗衡纳粹德军的重装甲力量时,西线盟军的各类主战坦克仍然在被屠戮。想必看过电影《狂怒》的军迷对这一事实印象深刻。只有一种叫做“萤火虫”的展示临时拼凑的装备成为盟军坦克部队的保护伞和精神支柱,它的车体只不过是一般的谢尔曼M4车体而重点就在于它搭载的那门76.2mm的17磅炮。

1940年末英军就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可能发生的与德军的地面战之中传统的6磅炮无法对付强大的德军坦克,于是新的17磅炮的研究在当年开始。1942年春天,首批100门原型炮被运往北非战场对付德军虎式坦克,后来该炮改用25磅榴弹炮炮架作为正式生产型号,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型号,它在1943年的意大利被首次投入使用。

17磅炮的大致性能是,重2923kg、长7540mm、口径76.2mm、最大射程9144m、最大初速1203m/秒,可使用脱壳穿甲弹、被帽穿甲弹、穿甲弹、榴弹等多个弹种。该炮的性能在当时是十分惊艳的,在使用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竟和虎王的88mm炮不相上下,1000米处取垂直穿深,17磅炮是250mm88炮是237mm;使用被帽风帽穿甲弹打30度倾斜装甲的时候,能在500m打穿140mm,1km处131mm;使用更珍贵的脱壳穿甲弹时这一数据被刷新至209mm和192mm。它理论上有能力击穿甚至是后来出现的德军虎王坦克,深受盟军的欢迎。

该炮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在作为一种牵引式反坦克炮时17磅炮更加的粗壮、笨重,通过人力几乎不可能将其移动,必须有辅助车辆进行牵引,这在复杂战场地形中的适应性是非常差的。此外就是由于药筒当量大导致的开火时炮焰过大,容易暴露目标。所以就不难理解当把这门炮装载在谢尔曼坦克的车体上时诞生的“萤火虫”坦克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两种装备,此外它还被装上美军的M10坦克歼击车、澳军的哨兵巡洋坦克以及后来的A34"彗星"巡洋坦克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