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克里米亚!在“斯大林要塞”上演的“向我开炮”

在克里米亚战场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苏军第365防空炮台在阻止德国向塞瓦斯托波尔进军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作为关键性防御工事,该炮台盘踞在60高地之上,也被称为斯大林要塞。

严格意义上将,365炮台的规模远算不上“要塞”。“斯大林要塞”这个名字是德国人起的,以此表达自己在此遭遇的远超想象的长时间抵抗。德国人还给其他防御工事也起了类似的名字,比如35岸炮阵地,被德国人成为“马克西姆·高尔基要塞”。

1941年12月至1942年6月期间,365炮台取得了两次重大胜利。在尼古拉·沃罗博耶夫中尉的指挥下,60高地成为阻止德国南下的战略性支点之一。


苏军士兵正在调试高射机枪


说起365炮台,也算历史悠久。其最早由沙皇俄国在1855年建成,之后战争中被破坏,又于1876年重建,在19世纪末再次加固。1914年,炮台改为混凝土工事,并加装了4门75毫米火炮。

转眼到了二战时期,1941年12月31日,德军在大规模的空袭轰炸后,利用步坦协同向60高地发起进攻,但是很快就遭遇了挫折,3辆坦克被击毁。指挥官沃罗博耶夫中尉还耍了一点“花招”,利用缴获德国的一台狙击指示器,引导德军炮火打击德军士兵。

近乎1小时内,德军再次发起进攻,很快又被打退。德军开始称这个炮台为“斯大林要塞”。此时,寒冬已至,整个塞瓦斯托波尔的战事进展都不顺,曼施坦因不得不暂停了攻势。

1942年夏天,德军卷土重来。6月7日沃罗博耶夫在一次战斗中被炮弹破片炸成重伤,因此不得不向后方疏散。他因此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8日,马特维耶夫中尉接任指挥官,但在随后的一次战斗中,作为掩体的建筑物被炸毁,把他埋到了废墟下。当马特维耶夫被人从瓦砾中扒出来时,生命尚在,但他的眼睛和耳朵已经严重受损,也不得不输送到后方。


阵地里的苏军士兵


6月10日,重任落到了23岁的伊万·皮延津中尉肩上,他成为365炮台的新一任指挥官。在他的指挥下,苏军先后又击落了11架德国飞机,击毁3辆坦克,击毙100余名德国官兵。

但面对德国空袭、重炮加坦克的立体密集攻势,守卫者们疲惫不堪。苏军的伤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不过炮台是决不能放弃的。而苏军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弹药、水和食物正在耗尽。


德军轰击365炮台


6月13日,德国从多个方向再次发起进攻。战斗中,皮延津负重伤,但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火力点。这一次,德军离炮台更近了,只有15码。皮延津下令剩余的士兵冲出阵地,进入白刃肉搏。德军的攻势被打退,但是苏联士兵已经阵亡大半。

稍后,德军在7辆坦克的支援下,又一次组织起攻势。在明白已经彻底无力回天后,皮延津通过无线电向指挥部发出最后一条信息:

“这里已经无法再组织反击了。几乎所有人都已阵亡。向我们的位置开炮!”

随后苏军炮兵开始轰击60高地,剩余的苏军士兵连同要塞一同被摧毁。德军也因此遭受了巨大伤亡,几乎所有的德军军官都负了伤。最终,德军虽然攻占了高地,但也不得不暂时撤退。


被摧毁的炮台


之后,胶着的塞瓦斯托波尔战事开始向德军倾斜。7月3日,后勤不济的塞瓦斯托波尔最终被德军占领。


被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


在213天的漫长战役中,365防空炮台在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累计击落11架飞机,击毁6辆坦克,打退了德军的15次进攻,战至最后一人。前后3人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后来,皮延津的遗体在废墟下被发现,安葬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一处公墓里。1942年7月24日,伊万·皮延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为了纪念他,塞瓦斯托波尔市的14号学校和一条街道也以皮延津命名。


皮延津中尉没有留下照片,只有这幅纪念品


1942年7月3日,苏联信息局发布战报声明:苏联军队已经放弃了塞瓦斯托波尔,但是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战将作为苏联卫国战争最辉煌的篇章之一载入史册。


最有趣有料的军事知识供应商

用海量优质军事图书搭建知识地基

欢迎关注公众平台“tiexuexifeng”

后续精彩不断

▼推荐阅读

《克里米亚之战:1941-1944》:罗伯特·福奇克/著,朱曼奇、杨春晓/译,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

克里米亚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的经典战役:以德军闪击战攻击进而大规模围歼苏军的方式开始、以惨烈如地狱般的攻防战推进、最后以苏军排山倒海般的大纵深进攻全歼德军告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