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自视可取得核大战胜利?俄军自动化核报复系统了解下

美国国防部近期披露的一份核计划文件表示,在全球核战争的背景下,美国将对敌对国家的重要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实施打击,并且在承受住对手的核报复后能够保证自身的“胜利”。纵观人类核武器发展历史,美国在核武器发展上出现了诸多的开创性贡献,诸如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基本结构、“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构建思路几乎全是由美国人开创并且发展完善的。似乎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国对于全球核战争的自信也并非夜郎自大。

根据美国的核计划,在针对诸如苏联莫斯科近郊的苏军(这份核计划的制订年限为冷战中后期)驻地的打击之中,会动用2个波次共8枚30万吨左右的战术核武器实施打击,以确保消灭全部的苏军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而在针对苏联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的打击之中,上述“反复覆盖”的打击思路同样被贯彻到底。

美军在马绍尔群岛实施的分导式多弹头试验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苏核力量对比之中,苏军虽然在核武器数量上同美军“平分秋色”,但是在整体的核打击效能上双方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差距。首先,美军的核弹投掷精度普遍优于苏军,同时在核弹发射井的防护水平上美军同样处于领先的态势,这将出现一个恐怖的结论——在战时如果受到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苏军的核力量很可能在开战伊始就会被毁灭殆尽,残存的核武器无法发起规模化的攻击,美军胜局已定。

在冷战初中期美军的核阵地防御技术远超苏联,使得双方战略力量出现失衡

所以可以看出,这份核计划的制定年份正好处于美国战略力量优于苏军的时期,使得美军笃信在当时的条件下美国可以获得全球核战争的胜利。但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苏军没有“压箱底”的底牌?

苏联高层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双方的战略核力量对比十分清楚,为了避免在战时受到北约方面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而无法反击的情况发生,苏军在乌拉尔山脉修建了代号为“周长”的自动化核报复系统。

即使在美军最具优势的时候,核战争的结局依然是两败俱伤

该系统之中的核心是15A11指令导弹,该导弹能够在升空后指挥全苏境内仍处于值班状态的核武器对北约的各个目标实施打击。最为关键的是,为了突出本系统的自动化特点,苏联在完善上述系统的过程中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使得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能够自动对目前的大气状态和环境进行评估,以在无人的状态下确定目前世界是否发生了针对苏联的核战争。

而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该系统至今仍在值班之中,俄罗斯战略火箭军一直投入重金和技术力量维护“周长”系统,毫不夸张的说,乌拉尔山从各种意义上,都是目前俄罗斯的“脊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