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石油战:拖垮小日本,一桶石油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

在充斥着血与火的战争迷雾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在左右着战争,这就是石油。石油是整个国民工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只有石油流通顺畅,国家才能充足的运转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石油是保卫国家的底牌,是走向强大的依仗。从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我们就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国家缺少石油,那么这个国家的飞机大炮军舰都不能启动,变成了一堆废铁。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之一,战略资源极其匮乏,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铁、焦煤和石油以及其他有重要军事用途的金属,而且矿产资源的贫乏“根本满足不了她的工业计划和路人皆知的军事野心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提出了“资源富国主义”战略,不遗余力地获取资源成为日本国策的重要内容。1927年,田中内阁上台伊始,就抛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这是明治大帝的遗策。也是大日本帝国存立的必要大事。”毫无疑问,这一政策的主旨是侵吞英国、荷兰和法国在远东的市场、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充分暴露了日本地缘政治的本质和确保国家资源安全的战略目的。

1936年,国际联盟讨论各国平等利用原料问题时,日本叫嚣“如果不对领土重新进行公平的分配,原料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二战是在赤裸裸地争夺生存空间、夺取资源的旗帜下进行的,是以暴力的方式对全球资源的再分配。直到二次战结束,日本对外政策一直是为实现其对资源的掠夺和控制而竭尽所能。

掠夺石油,日本的核心政策

二战期间,包含石油在内的资源的虚弱支配了日本的战略。“日本本国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也缺乏诸如动力燃料、铁与有色金属、石墨、钾碱、棉花和盐等原料。’'日本对东南亚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石油等战略资源垂涎已久,早就渴望夺取南洋作为支持其独霸亚太地区的基地。

1940年,日本加快推行南进战略。8月,近卫内阁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同年,日本正式提出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垄断“共荣圈”内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弥补贫瘠的日本列岛资源之不足,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资源可以使日本强大得足以维持一座“太平洋长城”,凭借这座长城,与英、美等大国进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持久战,建立日本的势力范围。

1942年2月31日,日本通过了对东南亚地区的掠夺计划——《应如何使用帝国资源圈》。这一计划在未来15年内“2000万吨石油、3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铁矿石、1.2亿吨焦炭、2亿吨煤、60万吨铝、260万吨铝矾土的掠夺指标”。其目的是“让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骨干力量获得划时代的充实扩大……天然石油资源由于美洲圈及欧亚圈在今后20-30年内行将枯竭,因此新的开发地带西南太平洋地区(苏门答腊、缅甸)及伊朗、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今后将占世界重要地位。控制这些地区的帝国,在国际上将占据比较有利的地位”。如此缜密的掠夺计划表明尽最大可能地获取资源以确保战争的胜利成为日本法西斯的核心目标。按照这个计划,日本曾把包含石油在内的大批资源运回国内。

日本人准备征服的地区构成一个大三角形:东边北起千岛群岛,通过威克岛,以达马绍尔群岛;南边横越太平洋,从马绍尔通过东印度群岛(印尼)达东南亚;西边从马来亚始,通过印度支那,沿着中国海岸再回到日本。在此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可供日本利用,于是日本人可以不怕西方国家的反攻,也可以进一步征服中国。

这项战略如同日本人的每一次军事活动一样极具冒险心理和赌徒心理,因为这预示着日本必须要绝对保证海运系统的健康运转。日本战争之际只拥有两年油料储备,超过两年以后就得全部依靠东印度群岛的石油,命系一脉,孤注一掷,就是冒险,就是赌博。

石油竞争,决定美日关系的关键因素

石油是日本国力和战斗力中的一个薄弱环节。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只能生产其石油消耗量的10%,其余80%依赖从美国进口,10%来自荷属东印度。绝大部分进口石油供给Et本的作战部队。石油日益突出地成为美日两国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日本希望减少对美国石油的严重依赖。然而日本的疯狂扩张,恰恰导致与美国兵戎相见。

1940年6月,日本开始向南太平洋地区推进,取得了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控制权,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并导致1941年美、英等国对日石油禁运。日本只能依靠国内贮备的600万吨石油作战。石油日益匮乏,日本面临失去作战能力的困境。到1941年8月,日本石油储备约940万吨。当时,日本每月消耗石油45万吨左右,只能维持两年战争。

石油禁运激化了美日矛盾,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导火索。但是,珍珠港并不是日本的主要目标。珍珠港行动的目的是使美国舰队瘫痪,以便日本能顺利入侵荷属东印度群岛和东南亚的其余部分和保护从苏门答腊及婆罗洲返回日本列岛的油轮畅通无阻。因此,这次偷袭的首要目标还是荷属东印度群岛上的油田。1943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石油进口量比美国、英国和荷兰在1941年实施石油禁运前的1941年同期增长了80%。正如日本计划的那样,日本能够利用被占领的东印度来增加石油储备。

石油供应受阻,日本军事机器陷入瘫痪

为了保障足够的物资和原料来赢得这场战争,同盟国采取各种手段保卫自身的原料供应,切断敌方的原料来源。同盟国实行经济战,切断日本的国外市场和矿物原料供应。他们认为,如果破坏了轴心国的矿产资源进出口贸易。就能够削弱和瓦解日本的战争经济。同盟国利用海军优势,力阻东亚的欧、美殖民地向日本输出战略资源。

1941年,美国开始限制中立贸易,要求拉美国家同意实行出口管制,限制一些战略物资出口。美国还对私人矿业公司施加压力,停止向日本供货。通过“釜底抽薪”,日本经济遭到严重削弱。

1942年初日本侵入东印度群岛。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炸毁了油田、炼油厂和管道与储油设施。日本组织石油工人南下,迅速恢复并扩大生产,并在苏门答腊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但是,由于美国空军和潜艇对日本油轮的攻击,使得日本运输石油的计划失败。1943年起,盟军大量袭击日本的海上通道,击沉油轮。美国潜艇甚至切断了日本南方战区与本土各岛之间的重要航线。1943年末,日本才开始保护其航运免受潜艇的攻击,包括建立护航队。但日本的航运损失在美国潜艇和护航队的攻击下有增无减。在日本战时的所有货运轮船中,大约有86%在交战中被击沉,另有9%受重创。

在1943年财政年度的第一季度内,日本的石油进口量达到高峰。一年后,即在1944年的同一季度内。进口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到1944年第一季度,日本石油进口暂时停止,整个军事机器陷入瘫痪。1944年,被击沉的油船远远超过新造的油船。1945年第一季度,石油进口已完全停止。

石油减少,小日本无力进行战争

石油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制约着日本的军事力量,而且直接影响到许多战役的进程和结局。特别是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岛战役中丧失了4艘航空母舰和为数众多的飞机,从而元气大伤。日益耗尽的石油储备也开始影响到各种战略决策,导致日趋毁灭的后果。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日本战舰因燃料不足而未参战。此外,为了节省油料,航空母舰不再迂回而是直接驶近美军。战役结束后,前往本土各岛的石油供应线被切断。

石油储备又迅速减少。因此,石油短缺削弱了日本的海军力量。日本的空军作战也因燃料匮乏而受到严重阻碍。日本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近海倾其全投入莱特湾战役。但燃料的匮乏仍不断地困扰着日本。两艘战列舰因缺乏石油而始终未能参加这次重大战役,其他战舰为了节省燃料而低速航行。错失战机。莱特湾战役对日本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失败,日本损失了3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0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

1945年6月,日本的战时经济由于燃料的匮乏和美国的猛烈空袭而几乎瘫痪。由于燃料短缺的情况愈益严重,航空训练被完全取消。飞行员直接随领航机攻击目标,几乎无人生还。当南方的石油产地和中国东北的矿化油工厂通往日本本土的石油大动脉被美国切断后,日本的军事工业生产迅速衰竭,而仿效德国的人造石油工业,囿于技术的落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也难以满足战争之需。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战略资源消耗殆尽,加之同盟国以绝对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日本采取对外资源断绝战,使其战略资源更加紧缺,再也不能有效地抵抗同盟国的攻势,日本最终承认战败。

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启示

资源战争仍是当今最严峻的战争。20世纪上半叶,战略资源极其贫乏的日本,不仅视石油为生死攸关的战争必需品。而且对石油的控制和占有成为日本制定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石油危机和实现独霸远东的战略目的,日本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侵占了东南亚的产油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消耗石油最多的一次战争,交战双方的军用油料消耗达到3亿多吨,比一次战的消耗量增加了7倍。双方动用的飞机、军用卡车、坦克、自动推进式大炮和潜艇等。都以石油为动力,石油成为维持现代武器“生命的血液”。在获取战争机器的血液——石油上,日本竭尽所能,不遗余力,使得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度保证了燃料的自给。但随着日本石油供应的日益减少,日本最终战败。

纵观诸多现代战争,二战只不过是因石油问题引发的战争之一。石油问题总是成为牵动国际政治、经济的战略问题。如果说,世界大战是在赤裸裸地争夺生存空间、夺取资源的旗帜下进行的话,那么战后大量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矿产资源的争夺往往与领土争端、维护人权以及民族、宗教、政治、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

进入21世纪,导致资源争夺的国际背景没有原则性的改变。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资源的供需问题更是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21世纪初,国际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市场资源争夺激烈,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价格波动频繁。各国都在加速进行能源战略调整,能源外交空前活跃,合作与竞争全方位展开,呈现出一幅崭新的全球能源大博弈。矿物资源是今后仍将是世界各国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军事的手段争夺和控制的对象。围绕资源展开的错综复杂的纷争仍是当今最严峻的战争。

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角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证实了日本20世纪的扩张实质是后起的军事帝国争夺资源与商品倾销市场的过程。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矿物原料为基础的。由于矿产的不可再生资源,决定了世界矿产资源供应的有限性。而世界范围内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的无限需求。加之世界矿产资源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范围内资源之争往往是一系列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战争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随着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工业化的行列,使得全球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匮乏将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世界瞩目的新兴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中国在当下甚或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面临极其严峻的能源形势。如何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建立全球资源战略储备,在权力均衡的既有国际能源格局中占据应有位置,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真正根源往往是地下的,尽管对那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结果是悲惨的,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获取和控制自然资源的战争,一直是国际紧张和武装冲突的根源!”《资源战争》一书中指出,尽管国际冲突仍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考虑的支配,但未来的战争将主要围绕着争夺重要的经济物资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特别是争夺现代工业社会的运转所迫切需要的资源而进行。如森林、矿物和水的争夺。在当今世界,“引起人们最大兴趣的将是那些蕴藏着特别丰富的重要资源(石油、水、钻石、矿产、木材)的地区以及将这些地区与全世界主要市场连接起来的供应线”。这些地区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支配国际决策者们的思路,引起军事力量的最大程度的集中。

石油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安全系数高低的战略大问题,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正如美国战略决策圈所言,石油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外交问题。随着能源在国家政治和经济战略中地位的提升,能源外交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重点。通过能源外交谋取全球能源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各国能源外交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导致资源争夺的国际背景没有原则性的改变。从历史上看,各国激烈资源竞争的后果往往给国际局势带来高度风险,甚至会导致前所未有的暴力冲突。从资源竞争的角度来说,全球资源竞争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强合作,公平分享现有的资源,珍惜节约资源,同时加快研究和开发替代品和替代工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