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植保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目前国内销售的植保无人机,根据动力不同,可以分为两类,电动植保无人机和油动植保无人机。

(一)电动植保无人机

电动植保无人机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源,它的特点是无人机构造比较简单,便于维护保养,容易掌握,对飞行员的操作水平要求不高;机器整体重量较为轻便,转场方便,可适应复杂地形环境作业。缺点是抗风能力比较弱,续航能力需再提升。

(二)油动植保无人机

油动植保无人机采用燃油作为动力源,其特点是燃料易取,直接动力成本低于电动植保无人机,载重能力大,同等载荷的植保无人机油动机型的风场更大,下压效果更明显,抗风能力较强。缺点是不易掌控,对飞行员的操作能力要求高,振动也比较大,控制精准度比较低。

在机型结构上,无人机又分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一)单旋翼植保无人机

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有双桨、三桨两种型号。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的前进、后退、上升、下降主要是依靠调整主桨的角度实现的,转向是通过调整尾部的尾桨实现的,主桨和尾桨的风场相互干扰的概率极低。

(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有四旋翼、六旋翼、六轴十二旋翼、八旋翼、八轴十六旋翼等机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中前进、后退、横移、转向、升高、降低主要是依靠调整桨叶的转速实施各种动作,特点是相邻的两个桨叶旋转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之间的风场是有相互干扰的,也会造成一定的风场紊乱。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国内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规模37亿元,2017年销售规模62亿元,同比增长67.5%。预计2019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销售规模达到390万台,合计约600亿元。预计到2023年,国内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会达到9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9%。



资料来源:博思数据整理

关于无人机所需要的碳纤维材料、特种塑料、锂电池、磁性材料等关键配件及材料,在深圳、成都等地产业配套齐备,我国基本拥有无人机发展所需的全产业链,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系统的产品供应链的全部自给。国内无人机厂商借助于完善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与庞大供应商系统的支撑,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和销售产品,凭借强大的性价比优势在海外市场抢占市场。

民用无人机上游行业主要为部件制造与总体设计相关行业,中游行业包括软硬件行业,应用服务行业以及无人机制造商,下游行业为无人机用户。

民用无人机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资料整理

目前无人机已经在民用市场崭露头角,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在目前已表现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大可满足,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会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