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奉献的卫星“领航员”

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有一位“天才”。他曾连续奋战30个小时,让即将执行发射任务却无法发送指令数据的天线恢复正常 ;也曾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翻译了6万字的英文技术文档,成功设计开发出通用性强、容易操作的天线收藏安全使用装置……他就是测控技师王书宝。

“经测算,卫星已成功进入工作轨道!”4月26日,搭乘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北斗三号IGSO-1星”完成最后的定点捕获,与其他北斗三代卫星完成组网对接。记者见到王书宝时,他正提着工具包准备去天线场区。他说:“等会儿卫星飞出测控弧段,12米天线有20分钟的任务间歇,我刚好去查看一下。”这已经是他在“北斗三号IGSO-1星”入轨后坚守的第五个凌晨。每天14个小时全神贯注的工作让他显得有些疲惫,“任务越繁重,天线的使用也越频繁,维检维修的工作也就更加重要。”在这5天时间里,他利用星与星之间的任务间隔时间检查天线运作情况,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2004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的卫星长期管理工作遇到了大问题:天伺馈岗位两位骨干人员即将调离,而其他岗位人手又紧缺。就在这时,刚刚参加完测控培训班的王书宝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并被委以重任。

天伺馈岗位是测控系统中最重要的岗位之一,不仅要完成卫星目标的捕获,还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置。此外,这也是整个测控系统中唯一没有备份的岗位。身居其位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精通各套天线设备的运行原理,还要掌握整个测控系统的体系进度,在任务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有丝毫懈怠。

7个月后,王书宝圆满“交卷”,成为天伺馈岗位上专业过硬的主力。大家都说王书宝是“天才”,但“天才”的背后,是王书宝7个月来没日没夜地往机房和天线场区钻,反复背原理、画图纸、练操作。10余本专业书籍都快被他翻烂了,光笔记就写了30多万字。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向专家请教设备运行原理和故障处置方法。

2011年9月,某型号卫星发射任务执行在即,最后一次联调联试进入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对应设备系统方位角度大面积跳码和监控软件锁定指示电压不稳等问题。指令无法通过天线发送,联试一度搁浅。

作为天伺馈岗位负责人,王书宝带领操作骨干和技术人员连续作业30个小时,准确找出故障原因,并针对任务迫在眉睫、设备无法“停运整修”的实际,提出应急处置方案。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问题得到解决,任务圆满完成。

在另一次发射任务前的联调联试过程中,王书宝接到机房紧急通知:天线卡死无法转动。经过一番仔细地排查后,他终于找出故障原因:原来是机房值勤人员在未解开天线插拔锁的情况下强行运转设备,导致天线卡死。

尽管迅速定位了故障,也及时更换了备件,但王书宝仍高兴不起来。他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翻译了6万字的英文技术文档,分析国外天线的防护措施,却发现这在国外也是一项技术空白。有人劝他:“这都是老问题了,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解决方案了,你瞎操心什么。”但他并没有放弃,开始多方查阅编程资料,精心设计方案并做了大量的实验论证。最终,王书宝成功设计开发出通用性强、便于安装、容易操作的天线收藏安全使用装置,并荣获国家级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与此项目相关的功能拓展应用设计思路《天线收藏安装使用装置》方案,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

王书宝说:“‘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是‘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写的一首言志诗,也是我们所有航天人的人生追求。”在无垠的宇宙中,一颗颗卫星留下了优美的运动弧线,而引领着一颗颗卫星安全稳定运行的,正是这些像王书宝一样默默奉献的“领航员”。(陕西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