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发烧友参观指南(中):寻找李云龙的那门意大利炮

这些锈迹斑斑的大炮,见证了百年激荡国史


暑假这个旅游旺季即将到来,首都北京向来是热点,其中军博是不少人必去之地。五雷军事特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一下参观军博的注意事项和特色展品,以方便各位军迷,此为第二篇。


二营长,你的意大利炮呢?当然在博物馆里啊!

如果说军博一楼是空军的天下,地下展厅就是陆军的王国了。里面琳琅满目的坦克、装甲车、大炮,拉出来打一场战役那是绰绰有余了。

军博的地下一层主要陈列着陆军武器装备,有着各式各样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从一战、二战到现役的都有,传闻前些年大火的《亮剑》中的意大利炮也在,五雷因此仔细寻找了一番。

从军博大厅的左边下来就能到地下一层,各位军迷可以坐扶梯下来,还是很方便的。

地下一层的入口大厅很干净宽敞,大伙要是走累了,可以先在这里休息一下,观赏一下墙上的大作,有几幅拍的还是挺精美的。




五雷在这里提个醒,您要是之前已经参观了一楼大厅或者二楼,到地下一层参观前最后先缓缓,喝口水或者吃点东西,确保手机、相机电量充足。因为从这张入口处的地图来看,这层显然地方很大、东西很多,一时半会可逛不完。



五雷进去参观以后,发现军博这地收藏的坦克大炮武装备个万儿八千的部队不成问题,毕竟重型装备就有好几百,绝对够打一场战役了。



门口就是两枚导弹和重炮,要的就是一个气势。



虽然导弹不能真的发射给你看,但是壁画可以画出来啊!左边那副画里是解放军现役的红箭9反坦克导弹,本体没来军博,凑个画也算壮我军威、馆威。

不过,这可不代表军博没有真家伙,毕竟是全国军事博物馆的老大哥,挖了这么大一个地下展厅可不是闲的。五雷首先参观的是各式火炮,下面就是两个二战大杀器。




左边大英,右边美帝,都是当年当家的主力榴弹炮,按亮剑里李云龙团长的说法,一炮下去就算没打中,也能把周围几个人都给埋土里。解放战争时期,老蒋的美械部队最好使的就是这种105榴弹炮了,毕竟威力可比李云龙们常见的山炮、迫击炮威力强多了。

据说,当年傅作义下属的一个师靠几门105榴弹炮,居然突破了华北解放军几个纵队数万人的防守,部分原因是这玩意打起来巨响,地动山摇的让解放军觉得这是来了多少人啊!肯定是老蒋把主力都拉上来拼命了,遂撤退二线,准备得到兄弟部队增援后再战。可没想到,人家就是把刚拿到手的美式装备拉来加强火力,一线的人马并不多......



这也不能怪解放军当时见识少,毕竟二战时期除了美帝这样的土豪,就算苏联、日本、法国这样的陆军强国,给基层部队配备也就是图里这样的75毫米级别山炮、野炮,105、122、150、155这样的榴弹炮是妥妥的军师级直属武器,一般都是单独编成重炮旅、重炮团的,一般的步兵团压根就没有这种装备,能在战时配备几门105炮支援下就是精锐部队了。



例如,鬼子的大队(营)一级就标配两门92式步兵炮,口径才70毫米,如果是山地部队会换成迫击炮。日军到联队(团)一级也就四门75毫米山炮,起码要到师团一级才有图中这种105榴弹炮,还得是甲级主力师团,要是驻守后方的治安部队也是没份的。平时碰上鬼子炮兵用的就是下图的四一式山炮,一个联队也就只有一个中队四门炮。


电视剧里,李云龙去打日军冈崎大队,对方也就几门迫击炮;用75毫米口径的“意大利炮”去打县城,肯定是把鬼子给欺负了,因为日军在华北一般就是一个大队占一个县城,最多只有92式步兵炮,是绝对打不过意大利炮的。



因为这货叫步兵炮就是因为重量轻,才两百多公斤,轮子都是木制的,比摩托车重不了多少,四个炮手肯定能推着走。当然射程也就2000来米,70毫米的炮弹威力也大不到哪里去。75山炮正常也能打个五六千米,炮弹别看就大了五毫米,威力那可是大多了。



鬼子因为机械化程度太低、家里钱不够,只能搞92式这种除了重量轻、价格便宜就没啥优点的货。也难怪李云龙对92式一脸嫌弃,毕竟有钱的欧美列强就是搞步兵炮也是杠杠的,三德子的IG18射程多了1500米,威力也不小。五雷在玩二战游戏时,经常被这种小炮咬上一口,运气不好一个班都能团灭。



德国货看着就是结实,这炮虽然小,正面可是严严实实的让装甲板挡上了。



军博里还收藏了好几门德国造150毫米榴弹炮,就是图中后面那门大家伙。当年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最好的火炮,一炮能打到15公里以外,在淞沪会战时,鬼子那种只能打几公里的山炮、野战炮根本够不到它。可惜就是数量太少,老蒋前后一共就买到44门,其中新炮只有24门,还有20门是德军库存,抗战急需也买了,最后也只够装备两个炮兵团。以当时中国的艰苦条件,绝大部分部队手里仍然只有步兵炮、迫击炮,武器装备跟鬼子拼起来还是吃亏。



炮管长的很,轮子也粗的很,威力更是大的很。史料记载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布置在岳麓山上的150榴弹炮发挥了很大作用,一炮下去就能把进犯长沙城的小鬼子炸死几十个,为保卫长沙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炮因为有6.5吨重,跟辆大卡车一样,也只有汽车才能拉的动,所以当年买过来时还配套进口了运输车辆。大概因为实在太珍贵,国民党也把这炮一直保存到了1949年,直到被解放军缴获。



毕竟旧中国实在太穷,又受到军火禁运、贸易封锁等因素影响,就是老蒋的嫡系部队也就能搞上几门山野炮就烧高香了。



这法国造的施耐德山炮也算当时的好货了,最大射程可有9600米,接近10公里了,也难怪解放战争时还在用。



军博还收藏了一些美国、瑞典等国的山炮,当时各路军阀是啥都买,毕竟自己造不了什么,只能把自己搞成万国博览会了。



美帝送给老蒋的155榴弹炮。这种巨无霸装备比战前从德国进口的150榴弹炮还要少,全国一共就36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时全被解放军缴获,大大加快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这里又要感谢运输大队长了~~笑)。后面那幅图是解放军现役的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放在这里也算是向老前辈致敬了。



角落里有门日军的固定要塞炮,也是个大块头。



五雷给曲射火炮们来个大合影。



后面是直射火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坦克炮、高射炮这些武器。



加拿大的57毫米反坦克炮,其实就是美制的57“神针”,这炮口径虽然不大,但奈何土豪美帝有的是坞芯穿甲弹,真要跟它硬来,就是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也要掂量掂量,一般的四号坦克那是随便揍了,几炮就能把你打成废铁。



旁边的这门英国两磅炮就有些挫,坦克世界里的丘吉尔重型坦克用这炮,谁也打不穿,谁对它都不怕,跟美国57炮一比就是渣渣。



炮盾倒是挺大,但这短炮管一看就不行,明显炮弹速度提不起来啊,还打啥坦克!也难怪英国在二战初期一败涂地,打不穿德国的坦克,怎么破对方的闪电战?



德国的50反坦克炮就长的多了,打打美国的M4、苏联的T34都没啥问题,跟美国的57炮不相上下。


也难怪大家后来都用57炮了,看这英制单位也知道了,炮弹可足足多了3倍的重量。(英国二战前习惯按炮弹重量来命名火炮)



苏联也搞出来自己的57毫米反坦克炮,可惜没美帝那么有钱,买不起那么多的坞芯穿甲弹,实战中还是以45毫米反坦克炮为主,实在不行就上76.2毫米野战炮嘛,用榴弹也能砸死你。



小鬼子在诺门坎被老毛子打出了阴影,92式步兵炮什么的实在打不了坦克,于是从意大利引进技术搞出了47毫米战车防御炮(战防炮)。不过,意大利自己就是弱鸡,还能指望这47炮能有啥作为?二战后期,这货很难打穿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对T34更是无能为力了,于是关东军在1945年只能又被老毛子的钢铁洪流席卷。

除了种类繁多的大炮,地下展厅最多的就是各式坦克装甲车了。什么德系、美系、苏系、英系、日系都有,就连意系车都有~~



说来也奇怪,传说中的意大利炮不好找,意大利坦克倒看到一辆,还是个稀有型号,传说中的超轻型坦克CV-33,这货有多轻呢,从图中能看出来还没一个成年人高。



全重3吨多,比一辆小轿车大不了多少,生产厂家是造汽车出名的菲亚特公司。



从现场来看,这货比普通的汽车还小一些,连门大炮都没有。不过,有史料记载这货还上过淮海,解放军在这种小坦克后面搭载两个带炸药包的爆破手,接近敌军碉堡后下车,利用坦克掩护炸掉碉堡。五雷猜这是因为这种意大利坦克没有炮,不能直接轰掉碉堡,不过好歹有点装甲,给爆破手挡一挡子弹还是可以的。



跟意大利这个弱鸡一比较,鬼子的97式也算能看了,好歹有门正儿八经的大炮,个头也正常一些。军博这辆97式有颗八一军徽,显然也是解放军缴获的。



下面的功臣号就是这种97式坦克的改进型号,主要就是换掉了57毫米短管炮,换了47长管炮以后提升反坦克能力。




这辆原本是日本97式改坦克的功臣号坦克成了军博大明星,背景为该坦克解放天津的油画。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到鬼子47反坦克炮就装到了这辆坦克上。虽然鬼子的坦克跟当时美苏这样的强国一比就是个弱鸡,但国民党显然更加战五渣,解放军当时把功臣号拉上去,绝对是个神兵利器了。



资料显示,功臣号是解放军第一辆列装的坦克,该坦克是1945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沈阳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搜集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的战斗中,高克将军的警卫员董来扶驾驶它,单车突入国军防御纵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此董来扶荣立大功一次,这辆坦克被授予"功臣号"坦克的光荣称号。



1949年开国大典时,功臣号坦克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据2018年的新闻报道,现在解放军还保留着功臣号的坦克的编制,最新的功臣号坦克是一辆国产99A式主战坦克。





毕竟就算是T34这样的中型坦克,解放军也要到1951年后才装备部队。不过军博这辆T34-85很有意思,是缴获自越军的武器,而且看起来越南到1979年还用这种二战坦克充当现役装备,发展中国家果然一个比一个不容易。五雷上个月看新闻,西亚国家也门的胡赛武装还在使用T-34作战,这位老兵的寿命还真是长。



这也是一款经典的苏系武器,军迷如雷贯耳的“喀秋莎”火箭炮。



T34同时代的美国M4谢尔曼坦克,军迷送它一个谢馒头的外号,因为这货长了一个馒头脑袋。



谢馒头的装甲一看就不算厚,个头倒是挺高,多数型号又采用了汽油发动机,碰上德国的虎豹那是一打一个穿,穿了以后还要自燃。美军坦克手也调侃M4是“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谢馒头正面就90毫米这么厚,肯定扛不住德国的88炮,就是前面提到的50炮也能啃上几口。不过M4换装76长管炮以后,火力还是可以的,在亚洲这一片还是能威风威风。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的M4A3也击毁了不少朝鲜人民军的T34坦克。



M3轻型坦克,中国远征军曾在缅甸开着该型号杀鬼子,不过看这辆M3的八一军徽,大概率是又被运输大队长送给解放军了。



取代了M3的M24霞飞,虽然也是轻型坦克,但顶着个75炮,装甲也增加不少,速度还挺快。传说对岸的湾湾一直将美援的M24用到上世纪90年代,实在开不动就放在金门当固定火力点使用。霞飞的质量看起来杠杠的。



大名鼎鼎的LVT两栖战车,二战时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就指望这货抢滩登陆了。



看来解放军解放大上海捡了不少洋落,五雷已经连续看到好些大炮、坦克、装甲车都是从上海缴获来的。



军博里的装甲车也不少,好几个国家的都有。

虽然是加拿大造,但也可以算英系车,嘻嘻,都是英联邦嘛,何况还用了英国的技术。



二战时,虽然英国反坦克炮和坦克都不咋地,但全履带装甲车还真是它老人家第一个发明。当然,再往上追溯一下,英国佬还可以骄傲的说自己发明了坦克。



这货速度还挺快,时速最高能到58公里。看铭牌介绍还是牛津生产的,牛津大学那个牛津?



美系的两栖装甲车,不过“黄鼠狼”这名字不知道还以为是德国那一票动物园系列,什么虎、豹、狮、大象、犀牛,五雷记得好像真有个叫黄鼠狼的自行火炮?



又是从上海缴获的,五雷猜测当年国军“转进”太急,把这一大堆坦克装甲车丢在码头不管了。



LVT-3两栖装甲运输车,没炮塔专门运人的。



《血战太平洋》里主角就是开着这车上岸,有装甲能挡子弹,还能用车上的机枪突突突,比登陆诺曼底的陆军兄弟爽多了。



美国155这些榴弹炮



很多美系英系车都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五雷认为军博也是想借此展示那个热血年代吧。



重点来了,传闻中的军博“拳打美帝、脚踢苏修”展品。



具体来说就是这一对难兄难弟,左边是苏联的T-62,右边是美国的M-26潘兴。



吃瓜群众看这俩大块头就知道是妥妥的一号大反派,终极决战中的最后大BOSS。



T-62是当年全世界最先进的坦克,珍宝岛之战的苏军大BOSS~~嗯,最高指挥官确实也是开着这货横冲直撞,毕竟装甲厚打不穿啊!不过,功夫再高也怕菜刀,T-62虽然皮糙肉厚,奈何脚上(履带)踩到了地雷,最后还是连人带车都报销了,苏军也因此败下阵来,珍宝岛最后还是归我华夏。据史料记载,这辆缴获的T-62也为中国69/79式坦克的改进做出了一定贡献。



潘兴M-26也被称为“潘大头”,原因无他因其脑袋大装甲厚头很铁罢了。虽然当年不能号称世界第一,但是这款美军的重型坦克还是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毕竟当年志愿军相当缺乏重武器,很多时候由于打不穿“潘大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被包围的美军成功逃跑,那是很气人的。军博摆上这辆潘兴,也是给志愿军出出气了,你丫不是能跑吗,放博物馆了看你跑哪去!



虽然手里的坦克不多,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有自己的王牌坦克,这辆代号215的T34就战功赫赫,炮管上的六颗星代表了六个击杀!



有三辆潘大头死在215车组手下,中国坦克手很给力!



国产63式装甲车,也是经典装备了。



军博里还有很多中系神器,例如这个中国造107火箭炮,与AK47、RPG火箭筒并列号称世界游击战三大神器,可以拆散了用单兵运输,甚至用一截5号电池点着了也能发射,精度、威力都还不错,越南游击队曾经用一个连107火箭炮击毁击伤几十架美国B-52轰炸机,让这小炮闻名世界,各国游击队用了以后都说好。



经典的212吉普车搭载无后坐力炮,就成了那个年代的自行火炮。还别看它简陋,因为重量比较轻,直五都能拉上一辆满天飞。



这是部队现役的勇士越野车,大街上常见。



旁边就是猛士车,现在解放军装备了猛士二代和三代,能装机枪、迫击炮、火箭炮、导弹,全旅拥有上千辆猛士,武装起来都能打击装甲部队了。

不过,五雷这时候还是没有找到那门意大利炮,穿过大厅中间去另一边寻找时,发现脚下有一架U-2侦察机。



占地挺大的,一张图还拍不下。



炸成这样,飞行员肯定是凶多吉少。



看资料才知道这架美国U-2侦察机是被国产红旗-2地空导弹击落,飞机都摔成几百块了,最后硬是被中国空军拼好了进行展出,当年大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前不久,伊朗军队也果断击落了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反而吓得特朗普不敢造次,说不定也从我们这里受到了启发。



U-2残骸过来是个迫击炮展区,中国近现代上百年的各式迫击炮都在这里了,毕竟在过去交通不方便、工业不发达的年代,基层部队所拥有的支援火力一般就是各种迫击炮。亮剑里的日军坂田联队长还是被八路的迫击炮一炮干死了呢。



可能是跟抗日战争有缘,五雷终于在一堆日式山炮里看到了外号法国75小姐的M1897式野战炮,突然想起来二营长的意大利炮正式型号就是法国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至于八路军为什么叫它意大利炮,网上有人有人考证是因为一战后法国卖了几百门外号75小姐给意大利,而意大利后来又把这批二手货卖到中国,那些不懂外文的小兵就误以为这是意大利的炮,以讹传讹就变成了这样。



仔细看这门炮的炮盾,确实是亮剑的那门意大利炮无疑了,别看它现在塞在军博地下一层的角落里不为人所知,但对当年的李云龙们来说,没这炮还真难以打下县城,有了它能减少多少战士的伤亡啊!



日寇当年肆虐中华大地,很大程度上也是欺负我们当年太穷太落后,我们的战士往往要用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军博也是想让现在的人们铭记这段峥嵘岁月吧。



离开地下一层时,发现出口处的过道有十几门年代久远的大炮,想来这些锈迹斑斑的大炮,见证了百年激荡国史,跟军博大楼外的古炮遥相呼应。为了让参观者能够时刻铭记历史,军博也是用心良苦了。

预告:五雷下篇将介绍二楼亲手把摸的各国轻武器,军博可是有很多98K喔!

·END·


此文章为五雷军事原创,特此声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