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还击战,战士仍戴日军钢盔?当年抗日缴获,八路军极少戴

作者:枪骑兵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从红军时期开始,我军的武器装备大量依赖于战斗缴获,八路军、新四军也以缴获作为获得武器的重要途径。但这种方式需要付出极高代价,尤其是面对日军,缴获一支枪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远远大于这支枪的价值。

因此在抗战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供应比红军时期还要艰难。毕竟红军时期我们还有“运输大队长”蒋校长,抗战时期蒋校长已是共同抗日却又吝啬的战友,没法指望他了。

不过八路军好歹建起了自己的一些兵工厂,但只能生产一些汉阳造、中正步枪的子弹,手榴弹,以及一些土造性质的枪械,连刺刀都不能生产。而我军缴获了日军枪支,却没有弹药供应,也难以生产,只好继续去缴获弹药,否则缴来的三八大盖只是一根烧火棍。

八路军不仅枪械不足,还面临弹药不足的窘境,经常一个战士只能配发三五颗子弹。所以,“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成为八路军上上下下的追求。

正因为如此,八路军打扫战场时,会对日军每一件武器装备都尽量利用,战场上发现了一具日军尸体,会搜得很干净。有时候连兜裆布也不留下,真真切切是物尽其用。

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的钢盔比三八大盖更容易缴获,毕竟有时候日军在行军作战中“丢盔弃甲”,钢盔丢了就丢了,而枪是不能随便丢的,通常只能是击毙日军后才能缴到枪。奇怪的是,许多八路军都使用缴获的三八大盖,而更容易缴获的日军钢盔,却很少有人戴,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日军的钢盔外形太丑陋,尖尖的像个圆形子弹头,非常具有“鬼子风格”,识别率极高,远远一看,就知道是日军来了。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血腥残暴,老百姓对日军非常痛恨惧怕,视作洪水猛兽,远远一看见日军,就会极度恐慌。如果八路军戴着如此醒目刺眼的日军钢盔,会很容易被百姓误以为是日军,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也容易被友军误判误伤。

不独钢盔,就连八路军人人羡慕的日军黄呢大衣,八路军缴获了也不敢随便穿。林彪的教训就非常深刻,平型关大捷后林彪穿着缴获的日军大衣,骑上日军军马,结果被阎锡山部队一枪差点毙命!本该在抗战中有更大作为的他,结果为此缺席了。

第二个原因,是八路军的缴获物都要登记上交。由于当时的制度不健全,使用管理上较为随意,出现一种让人遗憾的现象:前方千辛万苦缴获的东西,上交后未得到充分使用,出现仓库里的缴获物资发霉变质的问题。有的时候,敌人突然来袭,仓库来不及搬运,竟然只好一把火烧掉。虽然这只是个案,并非普遍,但有部分缴获物资比如军服、器物等,使用不充分确实存在。

第三个原因,是缴获的钢盔太少。八路军也知道钢盔的重要性,但相对于八路军的庞大兵员数量,缴获的钢盔太有限,不可能做到批量配发。在战史记录中,只有一些特殊的八路军部队,比如担任突击、侦察、掩护任务的分队除了配备精良的武器装备,还会戴上日军的钢盔作战。

八路军的炮兵部队,属于优先佩戴钢盔的兵种,这是因为炮兵在当时是非常宝贵的技术兵种,培养一个炮兵非常不容易,所以将缴获的日军钢盔优先配给他们使用。

抗战胜利后,海量的日军物资摆在了眼前,我军开始较大规模地配备使用日军钢盔。这时也不用担心百姓误会和害怕这种钢盔了。到了解放战争,我军头戴日军钢盔的景象屡见不鲜。


到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我军仍存有一些抗战时期留下的日军钢盔,有的参战部队仍在用,主要是侦察兵、炮兵这样的专业技术兵种使用较多,步兵绝大部分只戴解放帽。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很少见到步兵戴钢盔

步兵很少戴钢盔,也不完全是因为缺少钢盔。有的老兵嫌钢盔太过笨重,“如果今天还要我去参加那样的丛林战斗,我依然不会戴钢盔”。侦察兵更不愿意戴,觉得太影响行动。但也有一些步兵统一戴了钢盔,比如41军121师361团的1营、3营配了钢盔,50军148师442团5连在防御战斗中也戴了钢盔。

【图中可见,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确有部分步兵戴了钢盔,这些钢盔大多来源于仓库库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日式、德式、美式钢盔,种类五花八门】

钢盔对士兵的保护作用是很大的,我军在战后调查中发现,因头颅伤而牺牲的烈士占到39.4%,如有钢盔可以大大减少伤亡。到了上“两山”作战时,我军参战部队普遍配备了自行生产制造的第一代钢盔GK80,有效减少了伤亡。

【1984年4月21日,收复老山战役打响前,14军40师118团一营刘学邦教导员为八连官兵戴大红花送行,图中可见人人都戴了GK80钢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