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葫芦画瓢的巅峰之作——歼15

歼15是中国第一种舰载固定翼战斗机,它是中国航母编队的主要武器,同自己的母舰一样,歼15从零开始的诞生历程也充满了艰辛。

当年曾设想过直接从俄罗斯成建制的进囗舰载机中队,中国仿制苏27的进度大大超乎了俄罗斯的预期,其开始后悔对这一大笔军售合同的履行,在这种情况下,苏33不可能被批准出售给中国,因为舰载机与陆基飞机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航母开到哪里,舰载机就能在哪里起飞,威慑到哪里,中俄两国不光有漫长的陆上边界线,还有库页岛及附近海域的海洋边界,因此,俄罗斯对中国远海军事力量的发展颇为忌惮,当年中国射程仅2670公里的巨浪1服役时,就给当时的苏联以很大的震憾,俄罗斯完全继承了苏联对领土的痴迷,因此,当中方提出大批量购买苏33的情况下,俄方仍然顾左右而言它就可以理解了。

此时,中国航母的改造工程已经全面铺开,开弓就没有回头箭,舰载机的问题必须解决,于是中方找到了苏33的二东家——乌克兰,其与中国相隔万里,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冲突,加之其糟糕的经济状况,对中国这个几乎是唯一的大金主是有求必应,不敢得罪,其不但向中方提供了苏33的第三架原型机T-10K,后续还允许歼15在其“银针”地面模拟甲板进行滑跃试飞,表现了极大的诚意,但在已经成功的仿制了其母型苏27后,中国不可能另起炉灶,舍近求远再对苏33进行仿制,但T10K却有重大参考价值,通过掌握其基本设计思路,可以避免中国在舰载机的研发中出现方向性的失误,歼15是由歼11B发展而来,也是迄今歼11系列改动最大的一个子型号,反映了沈飞对苏27的原始设计的掌握程度。

歼15 外观上最大的改变就是三翼面设计了,由歼11的两组翼面改为三组翼面,加了一对与主翼共面的鸭翼,主翼面也有增加,当年苏33在发动机、电子设备、材料全面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重施苏27气动一招鲜的故技就成了必然选择,中国虽然在电子设备方面赶上了世界水平,但也只能依葫芦画瓢,有啥仿啥,谁让咱的历史积淀不够呢!

另外之所以增升也是为了消化舰载机大幅增加的重量,为了满足拦阻着舰时达5G即100多吨的纵向过载,必须对歼15的主承力结构进行加强,虽然早在歼11B上就小范围应用了激光增材即3D打印的整体钛合金件,但这种结构件是否能简单的移植到舰载机上尚不明确,如果要进行适应性的改良,其减重的效果是要打个折扣的。

再就是太行发动机要用于舰载机必须大幅改进,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增重,美国F-14D的F110-GE-400发动机为适应舰载机的恶劣环境,进行了防潮、防盐雾、防腐蚀的三防改进,发动机推重比降为6.5,歼15的海太行推重比也不宜高估。因此,飞机空重激增,而发动机的推重比又不增反降的情况下,增升成了唯一选择,其实滑跃起飞本身就是一种增升措施,相当于把使飞机所有翼面都作为襟翼同时偏转,提供一个最佳迎角,用气流的反作用力托起飞机。

总之,歼15作为中国舰载机的处女作,能一上来就达到与陆基主力战机同代的水平,实属不易,作为下一代舰载机的铺垫,它出色的完成了使命,使中国海军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