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武器发展的思考——刘学昌论著(节选二)

三、轻武器怎么办

轻武器在战场上的地位正在变化,海湾战争中似乎有了明显变化。实际上,轻武器从一开始出现就经历着变化。这里主要从杀伤效果考虑(杀伤效果是考察轻武器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比如,根据历次战争中火器伤统计,在19世纪,战场死伤90%是来自轻武器;到了20世纪,战争中轻武器造成的杀伤比率日渐减少,而破片杀伤比率却步步高升,到1970年代,破片杀达70%左右,而其余30%还不能完全归入轻武器杀伤名下,因为在战场上烧伤、毒气伤以及不利的天候、地理条件也会对作战人员带来不小的伤害。

首先需要明确的事情:从武器发展史察看,没有一种武器装备在序列中可以永存;也没有一种武器的战术地位可以永恒不变。

其次,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战争有多种形式。粗略地说分两大类:“门当户对”的战争和“门不当,户不对”的战争。

对前一类战争如果是指两个非常现代化的军队之间争斗,战场情况如何?15年前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联合兵种作战系的两名军官在“未来战场想象”一篇论文中作了如下描述:“……前线第一梯队不再由战斗员组成,而是布满操作各种仪器的观测人员。激光或雷达测瞄仪找准目标,然后由精确制导弹药射击。很可能将来有许多定向遥感仪器发射出抗干扰的射线搜索着整个战场,位于第二线的发射装置在发现目标前鸦雀无声。那时,不再采用盲目的大面积疾风射,而是使用特殊武器发射少量弹药准确地消灭目标,当然这些目标无论是在夜暗或烟幕情况下,都像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样,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探测和标定出来。

作者又说:“……几乎每一发弹都是突如其来,战场上连个敌人影子都看不到,弹药消耗量减少,而毁伤效果却增加了。”

在实施火力打击阶段,轻武器有什么用?作者的见解是“主要用来保护观测站与火力协调指挥部”

对溃败之敌追击时,“机械化部队和空中机动部队可由地雷场开辟的通路上出击。”这里作者虽然没有提到轻武器,但任何人都能想象到乘坐装甲车辆的机械化兵和空降兵、伞降兵随身携带的必然有轻武器。

如果战争发生在两个不怎么现代化军队之间,则其作战模式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许多次战争。

关于“门不当,户不对”战争,1991年春爆发的海湾战争恐怕不能算作这类战争的典型模式。1980年代后,美国的军事理论强调强调“低中强度冲突”。什么叫“低中强度冲突”?大家都在说,但并没有为各方都能接受的“完整定义”。

美国陆军步兵学校认为“此一理论是使具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轻步兵具有足够的打击力量,并可迅速机动和部署兵力,以便控制局部冲突不致形成大战。”由此看来,在这类冲突中现代化的轻武器是少不了的。

总之,在今后许多年内,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战争仍然要和枪炮打交道。

步兵的地位目前还看不出已经降低。现代化军队中战斗群的核心仍然是步兵,而步兵接敌时是使用轻武器的,用之杀伤敌有生力量,反敌轻装甲车辆,有时也打坦克和对付低空目标。

立足现实,革新传统轻武器,但应当注意到高新技术向轻武器移植可能是这类装备大变革的必由之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